全文實錄 生態環境“三監”聯動 支撐“一微克”行動新聞發佈會

日期:2024-08-02 14:26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導語:2024年7月30日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了“生態環境‘三監’聯動支撐'一微克'行動新聞發佈會”。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介紹了北京市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創新實施“三監”聯動工作,提高空氣品質改善成效等情況。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謝志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沈秀娥參加發佈會,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市生態環境局宣傳教育處處長郭秋霖):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大氣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系統治理,當前進入了在相對低的濃度水準下進一步改善的階段,需要更加科學、精準、精細的措施。今天召開新聞發佈會,我們將結合現階段治理特點,介紹生態環境“三監”聯動支撐“一微克”行動的創新舉措和成果。

  首先,介紹一下參加本次發佈會的嘉賓,他們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謝志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沈秀娥。

  下面,請李翔處長介紹北京市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創新實施“三監”聯動工作機制和提高空氣品質改善成效等情況。

  李翔(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科技賦能生態環境“三監”聯動,支撐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情況。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北京市錨定藍天常在的目標,空氣品質實現明顯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從過去天天盼藍天,到現在常常曬藍天,北京市民的藍天獲得感大幅度提升。前不久,攝影愛好者在延慶九眼樓長城,拍到了古老長城與百公里外的中央商務區(CBD)的同框照片,突顯了北京的好“氣”色。

  生態環境的好“顏值”,離不開科技賦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隨着治理深入,為適應大氣污染防治新階段的管理需求,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向管理要效能,向科技要效率,創新實施“三監”聯動,系統化打造生態環境“監管-監測-監察”——“三監”聯動大模型,支撐了新階段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精準、依法治污。

  一是“三監”聯動機制提升大氣污染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時代以來,北京市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狠抓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以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支撐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當前,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進入了在相對低的濃度水準下進一步改善的階段,再改善的減排空間收窄,改善的難度增大。面對新形勢,如何進一步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讓公眾感受更多的藍天白雲?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率先探索,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創新實施“監管部門統籌調度、監測部門智慧感知、監察執法部門精準執法”的“三監”聯動。其中,環境監管部門發揮“發動機”作用,統籌調度,提出重點任務要求;環境監測部門發揮“哨兵”“耳目”作用,感知發起,模型智慧分析線索問題;環境執法部門發揮“鐵拳”作用,循跡打出精準監管合力,這是一種新型的協同作戰、高效運轉、科學智慧的工作機制。

  二是“三監”聯動技術加快形成生態環境“新質生産力”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科學技術進步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自主開發“三監”聯動大模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以新型的監測網路、智慧的分析技術、高效運轉的調度系統,強力支撐了“三監”聯動機制運轉,促進生態環境的新質生産力加速形成。

  新型監測網路支撐“三監”聯動智慧感知。在傳統監測體系基礎上,充分運用感測器、物聯網和衛星遙感等技術,構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數據聯、電量核”新一代監測體系。其中,衛星遙感“天上看”,能夠遙感智慧識別裸地、黑臭水體等10余類目標,識別精度達90%。走航車在“地上巡”,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邊走邊測實現“秒級響應-智慧溯源-閉環監管”;5700余條路網的道路塵負荷水準一目了然。用電量、工地臺賬、餐飲企業臺賬、重型柴油車等經濟社會運作數據聯入生態環境監測網路,經過智慧演算法分析,實現對各類污染源全方位、全時段監控,新型監測網路保障了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為“三監”聯動提供了大數據支撐,智慧感知問題線索。

  智慧演算法助力“三監”聯動精準研判。聚焦低濃度水準下城市精細化管理需求,構建智慧識別演算法庫,自主研發了單車排放超標、企業産治不同步等26類問題線索挖掘演算法,動態追蹤高值冒泡、超標排放和違規行為。如,通過OBD遠端線上監控技術,掌握北京市內在用的18萬輛重型柴油車的行駛路線和排放狀況,一旦車輛出現超標排放,即可將車輛資訊和超標線索推送至執法部門,精準快速執法。利用設施用電監控技術,將千余家重點涉氣企業和6000余個監測點位納入監測,一旦發現生産設施電錶在跑而治污設施電錶沒動靜的情況,將被系統捕捉記錄;利用智慧解析技術,對2000多個工地、上萬個攝像頭捕捉到的全流程施工環節視頻圖進行解析,精準捕捉環境違法行為。助力實現大氣污染治理對象精準、問題精準、區位精準、時間精準、對策精準。

  系統調度實現“三監”聯動高效運轉。精準治污調度平臺是支撐“三監”聯動的科技利器,實現了“監測一張網、結果一張圖、問題一張單”的可視化整合,做到了空氣品質快速評價、污染形勢全面研判、污染問題智慧溯源、市區街鎮協同調度、污染水準動態追蹤,全方位提供精細化決策支援,全流程可視化展示,能夠有效支撐主要污染源的綜合分析和監管。實現了大氣環境管理的全面監測感知、智慧分析研判、高效精準調度。

  三是“三監”聯動體系支撐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實現精準治污。“三監”聯動實施以來,共推送各類環境問題線索1萬餘條,實現精準快速響應,支撐精準有效調度,生態環境治理模式逐步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以VOCs無組織排放監管為例,以前,精準鎖定排污高值點是難題,現在,VOCs“三監”聯動走航監測讓問題迎刃而解。針對某區域VOCs居高不下問題,結合歷史數據及企業生産情況等因素,監測部門精細安排走航路線,對重點區域、重點點位進行全覆蓋;行動中,對發現的VOCs高值區域,執法部門使用攜帶型儀器快速探測排放源位置、精準定位問題,“邊走邊看、邊看邊查、邊查邊辦”顯著提高了執法效能。通過市區協同開展VOCs“三監”聯動走航,有效降低了該區域VOCs數據濃度。2023年以來,這類聯合走航共進行了22次,助力實現減排目標。

  支撐科學治污。在日常環境監管和污染過程期間,能夠做到動態預報污染過程,支撐減排管理決策,鎖定和推送問題線索,全市精準調度和執法,實時評估追蹤措施落實,實現了“精細監測”“科學溯源”“精準分析”“高效執法”。如在2024年3月中旬,準確預測到空氣污染過程後,及時啟動“三監”聯動,平臺快速推送線索,問題整改實現“快下快上、日産日消”,並逐日評估措施落實情況,支撐了污染過程的“削峰降速”。從評估效果來看,實際污染程度比未採取減排措施的情況,下降了一個等級。

  高效依法治污。“三監“聯動實現了看得清、打得準,有效提升了監管和執法效能。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線上、遙感、走航、熱點網格等諸多科技手段的加持,使得環境污染問題發現率和發現水準不斷提升,也讓執法更精準高效。既“無處不在”,有力督促企業等責任主體杜絕僥倖心理、落實治污減排責任,又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經過多年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各項措施環境效益持續釋放,實現了從“藍天難見、繁星無影”到“藍天常駐、繁星閃爍”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北京市用10年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30年的治污歷程。從“冬奧藍”到“1微克藍”,“三監”聯動有力提升科學、精準、依法治污效能,推動大氣污染治理能力現代化,支撐北京市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給市民帶來了越來越多、實實在在的藍天。

  未來,北京市將持續推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斷提高環境治理的精準性、科學性、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北京方案”和“北京智慧”。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主持人:謝謝李翔處長。剛剛李翔處長從機制、技術以及效果,三個方面對“三監”聯動進行系統介紹。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這項工作,接下來我們播放一個視頻短片,看一看“三監”聯動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應用的。

  (播放短片)

  通過剛剛李翔處長的介紹和短片,我們對“三監”聯動如何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發揮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

  媒體問答

  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新聞廣播記者:剛才的視頻片裏提到了“三監”大模型,能否再詳細介紹和演示一下?

  沈秀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謝謝您的提問。下面我先給大家再詳細介紹一下“三監”大模型。我們發佈的“三監”大模型,是國內首創的大氣環境監測垂直領域“大模型”,具有自主可控的多模態智慧體技術框架,以“天空地”三維立體監測體系為數據底座,以“監管-監測-監察”一體化的三監聯動為核心,用來支撐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的三大目標,在一微克行動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在總體架構上,在數據底座層面接入了空氣品質監測、各類污染源數據等50余類多源數據庫,還接入了標準、法規、研究報告、論文等超過100萬份文件的環保專業知識庫。通過多智慧體協同技術實現多個專業模型統一調度,支撐實現“三監”大模型智慧分析、預測預報、精準溯源、線索挖掘這樣一些功能。為了更好實現“三監”大模型功能,我們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手段等研發多個智慧系統,包括北京市大氣“三監”聯動精準治污調度平臺、大氣綜合管理整合平臺、“三監”聯動APP、“環保隨手拍”“京環碼上洗”等小程式,通過這些智慧化系統,科技賦能來支撐現階段的大氣精準治污。

  “三監”大模型自上線以來,目前已經智慧挖掘推送1萬餘條問題線索,在污染過程應對、常態化應用中發揮了非常好的實效。“三監”大模型的創新成果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的創新優秀案例、被第七屆數字中國推薦為“典型應用”,向京津冀及全國推廣。

  這是大模型的整體介紹。

  “三監”大模型在大屏端、電腦端、移動端都有部署,目前大家看到的是大屏端的首頁,上面展示的是實時的數據。

  大屏左側,目前可以看到實時空氣品質和未來預測預報的結果,從實時數據可以看到,目前北京市空氣品質屬於一級優水準,現在PM2.5濃度是6微克/立方米,處於非常低的水準。

  中間是地圖區域,整合展示了空氣品質、氣象數據、污染源數據、調度資訊融合匯聚的“結果一張圖”。螢幕上的白色粒子是風場,可以看到現在風比較小;北京市區域內,綠色的圓點是我們1000多個高密度站點實時監測結果。剛才提到,現在空氣品質非常好,所以1000多個站點都是綠色的,代表空氣品質一級優的水準。

  右側展示了精準治污調度的結果。“三監”大模型挖掘的線索是重要的指揮棒。我們研發了20多種問題線索智慧挖掘演算法,包括重型車超標排放、企業産治污不同步等10多類問題線索類型。圖中展示的這些圓點,是我們智慧識別出的重型車的問題線索。剛剛視頻中VOCs線索的情況,也可以在系統中進行查看。

  在這裡,我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老朋友,它就是天天,各位記者朋友和她很熟悉,除了在微網志上及時向大家報告生態環境的工作動態之外,最近她又學會了一項新本領,就是可以和我們進行智慧的互動,幫助我們快速的查詢、分析問題,比如我對它提一個問題:“請問你是誰呀?”這是一個知識類的問題,它可以很輕鬆地回答出來。

  天天:你好,我是“三監”大模型,是監測人員的小助手,現在可以隨時為工作人員提供數據查詢、知識問答等服務。我匯聚了“天空地”三維立體監測網路的海量數據,通過我的超級運算來更好支撐“三監”聯動,實現空氣品質改善的目標。我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天天,既象徵着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也有着空氣品質改善,需要每天不停歇的寓意。現在,我正在努力學習,增強本領,更好地為環境監管服務。再偷偷地告訴大家一個小消息,青青和凈凈也正在趕來的路上,它們會涉及哪些領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這是從天天的視角給大家通俗的解釋了一下“三監”大模型。

  下面我再問一個稍微專業一點的問題:“請告訴我6月份北京市各區的PM2.5濃度。”可以看到,右側展示它思考的過程,大模型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然後通過思考得出它需要調用的工具,這個工具連結到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庫中,調用相應的參數和數據,並通過圖表形式展示出來,給工作人員解答。同時它還會提供一個文件下載工具,幫助工作人員下載相應的資料。從結果中可以看到,6月份延慶區的PM2.5濃度是20微克/立方米,屬於全市最優水準。

  和大模型的互動就到這裡,天天最近剛剛上線,實現了智慧互動功能,她還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當中,以後隨着工作的深入,我們相信她的功能、她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大。同時,她的好朋友青青和凈凈也會在未來加入到大模型的工作當中,和我們一起為大家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務支撐。我的回答就到這裡,謝謝。

  人民網記者:請問“三監”聯動機制,給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帶來哪些變化?謝謝。

  謝志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謝謝你的提問。生態環境執法是“三監”聯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發揮着“鐵拳”作用,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充分利用“三監”聯動執法模式,不斷提升執法精準性、時效性,執法效能不斷得到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三監”聯動機制提升了執法的精準度。之前的執法模式更多的是靠人力和經驗來發現違法排污行為,執法的精準度相對較低。在“三監”聯動模式下,監測部門通過視頻監控、用電監控、走航監測等科技感知手段,精準推送問題線索,執法人員可根據問題線索,對違法問題實現“精準查處”。例如,2024年6月,監測中心通過“三監”聯動平臺,發現某印刷企業在14日至17日連續4天,每天晚上生産設施正常用電,而污染治理設施用電量卻顯示為0,涉嫌閒置污染治理設施,生産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接到該問題線索後,執法人員趕到現場,當場調取了對應時間段內該企業的生産視頻,並對該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問詢。在證據面前,該企業承認這一違法事實。目前生態環境部門對該違法行為已進行立案處理,大大提高了執法的精準度。

  二是“三監”聯動機制提升了執法的時效性。在“三監”聯動模式下,執法總隊制定了“2小時查處,4小時反饋”的工作原則,開展執法行動,有利於及時發現並制止違法行為,推動區域空氣品質及時改善。例如2024年4月,北京市發佈空氣污染預警,在預警期間,監測部門發現某個區域的PM10相較於周邊區域數值高,執法人員接到問題線索後,立即趕赴現場開展執法檢查,發現該地區正進行建築拆遷,而且在作業過程中未採取噴淋等濕法作業,現場揚塵問題嚴重,導致PM10數值增高。執法人員立即制止了該違法行為,後臺監測平臺顯示,該地區的PM10也隨之下降。從問題發現到改正,前後經歷了2個小時,執法的時效性大大提升。

  三是“三監”聯動機制助力了企業管理水準的提升。“三監”聯動模式的運用,促使執法重心前移,除了提前對大氣超標問題及時精準感知外,還可以對環境品質狀況、企業生産用電量以及污染治理設施用電量進行對比,提前發現排污單位管理的異常。執法人員通過現場或非現場手段,可以及時提醒企業加強日常管理,消除薄弱環節。例如2023年7月,監測部門通過VOCs走航,發現北京市某區存在VOCs高值區,大氣處多次組織會商,綜合執法總隊與監測中心聯合作戰,對該區域歷史走航數據、企業生産狀況及氣象條件等進行研判,再次對該重點區域同步開展“走航+執法”,精準篩查出了疑似污染源,同時開展了現場執法,發現了多家企業雖然安裝了廢氣治理設施,但由於日常管理不到位,導致廢氣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作,導致該地區VOCs濃度較高,經督促整改後,該地區VOCs濃度明顯下降。

  在“三監”聯動機制下,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現、查處、整治形成了閉環,執法效能明顯提升;“三監”聯動機制的運作,不僅能夠精準地幫助屬地發現問題,為基層打通精細化管理“最後一公里”提供了有益幫助。同時借助科技感知這一非現場手段,符合當前構建良好營商環境要求,使生態環境執法既做到“無事不擾”,又做到“無處不在”。

  我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謝謝謝志寬副總隊長。經過機制的不斷完善,科技的有力加持,“三監”聯動有力提升了科學精準依法治污的效能。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三監”聯動應用,在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今天我們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謝謝大家。

  (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