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2024年連續兩季GDP邁上萬億台階

日期:2024-07-25 06:5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今年連續兩季GDP邁上萬億台階

  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北京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12萬億元,這是2024年連續兩個季度超萬億元。

  “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定、增強、向好三個特點。”7月24日舉行的上半年經濟形勢和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上,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分析,本市着力穩增長、推改革、強創新、興文化、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3.5倍

  剛剛過去的90多天,北京格外熱鬧。小長假之外,為期10天的北京車展吸引全球汽車行業的目光。車展上,北京“主場”的小米、理想、極狐等新能源品牌格外吸睛。代表“北京智造”的新招牌小米汽車SU7大定訂單4分鐘內破萬輛,7分鐘內破2萬輛,27分鐘內升至5萬輛。

  熱度牽引着産量:上半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3.5倍,是名副其實的“新動能”。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資訊服務業、金融業、工業三大行業增加值合計佔全市GDP的比重超5成、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8成,分別增長12.4%、5.8%、7%,增速均高於全國。

  優勢産業發展態勢不斷向好,支撐着北京經濟的上揚曲線。這背後,是出臺70余項政策支援産業發展,新設4隻政府投資基金助創新成果加速落地,前瞻謀劃佈局的重大産業項目落地見效,“服務包”機制緊盯堵點難點問題、為企業解決2.3萬件事。

  “我們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和形成新質生産力,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相關負責人説,本市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水準不斷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加速形成,製造業向高端化躍升,未來産業新賽道正加快佈局。

  免簽入境外國游客增長超10倍

  外卡刷卡、掃碼支付、外幣兌換、現金使用、數字人民幣……2024年2月,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設立了全國最早的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範區,提供的多元化支付服務覆蓋購物、餐飲、交通等多類別場景。多措並舉下,上半年北京口岸免簽入境外國游客增長10.12倍。

  “三駕馬車”正在協同發力——

  市民關心的消費産品和場景更豐富了:西直門、雙井等15個商圈實施改造,大型活動“一件事”整合辦理助力上半年舉辦演出、賽事、會展等大型活動965場次,1月至5月文化藝術業收入增長20.8%。

  投資上有套“增、補、拓、改”組合拳:增産業投資,補短板投資,拓城市更新投資,改投融資體制。

  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加速提升:北京“雙樞紐”空港綜合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制定自貿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北京地區實現進出口1.83萬億元人民幣、再創新高。

  2024年一季度起,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發放“京彩綠色消費券”,覆蓋綠色節能家電、智慧家居、手機、文化辦公用品等62類商品。截至6月,已帶動電冰箱、洗衣機等26類商品銷售額9.4億元,累計回收舊貨6.7萬台;已收到約2700輛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預計補貼金額2326萬元,累計拉動消費額7.3億元。

  經濟增長有良好支撐基礎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上半年,本市新建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0個、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7個,完成23個無界公園改造……

  “‘23·7’災後恢復重建‘一年基本恢復’項目全部按期完工,‘三年全面提升’項目全面開工。”相關負責人説,本市堅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推進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深化消防、燃氣、電動自行車等領域專項整治,完善直達基層一線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首批“平急兩用”設施完成改造並投用。

  當前,全市也正在推進供熱管網更新及智慧化改造。2024年全市供熱管線計劃改造597公里,上半年已實施管線改造322公里。“智慧改造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對系統內重要設施設備和運作參數實時監控,從而實現精準供熱。”相關負責人説。

  “展望下半年,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有所顯現,消費恢復持續承壓,房地産發展新模式尚未完全構建,科技和産業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還需深化,企業經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民生工作還有短板。”相關負責人説,在清醒認識困難挑戰的同時,更要看到,首都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仍具有良好支撐基礎,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

  專家點評

  前沿領域提前佈局積蓄動能

  北京市經濟資訊中心研究部主任 楊永恒

  GDP單季規模破萬億元意味着城市的技術積累、人才積累、財富積累上了一個新臺階,經濟輻射的能力更強、規模效應更突出,能夠更好地帶動城市群發展。

  2020年四季度,北京單季GDP首次突破萬億元,2024年一、二季度GDP規模分別破萬億元。究其原因,這是北京近幾年建設創新高地、完善創新生態、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主動求“進”、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主動適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轉壓力為動力的結果。

  北京優勢領域、新興領域共同發力,助全市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現代化産業體系在萬億元GDP中貢獻突出。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下半年北京經濟預計保持平穩運作態勢。

  如何持續迸發強勁的內生增長動力?北京應不斷增強改革動力,接續發力政策增量,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房地産調控等政策效應,激發企業經營活力。同時,也應該鼓勵支援企業在前沿領域率先佈局、持續投入,為經濟增長增添動能。(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