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秋,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北京迎來開放發展新篇章。
制度創新、園區發展、項目落地……北京以首善標準,緊抓“兩區”政策疊加機遇,全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
近四年來,北京落地50多項全國突破性政策,形成40多項全國推廣的創新經驗案例,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産業開放
服務業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北京城市副中心,靜靜流淌的運河水,見證着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
站在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的露臺上遠眺,綠樹環擁中燃燈塔綻放新顏,與運河商務區古今輝映。“千年運河,是我們的新起點。”該公司總裁黃洪自豪地説。
2020年北京“兩區”建設剛啟動,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就獲批籌建,成為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的貨幣經紀公司。隨後,僅13個月,這家公司就走完了以往需要4年到5年的審批流程,從申請批籌到批准開業創造了業內最快紀錄。
“北京速度”體現在方方面面。正式展業兩年3個月後,這家公司又創下從對外開業到年度盈利的最快紀錄。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累計産生交易47.6萬筆,成交金額49.9萬億元,日均交易業務量達到1000億元到1500億元,業務合作機構達2680余家。
從1996年的上海代表處,到如今北京的全資子公司,這家來自日本的金融機構見證了中國金融業的巨變。“我們對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充滿信心,對進一步拓展中國貨幣經紀市場充滿期待。”黃洪説。
“兩區”建設啟動以來,北京在服務業重點領域持續加大開放力度,鍛造吸引外資的“強磁場”。
隨着銀行卡清算市場進一步開放,2024年5月,由萬事達卡和網聯清算公司合資成立的萬事網聯在京開業,成為我國第二家合資清算機構、第三家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的機構。
開業以來,萬事網聯已與16家銀行合作推出數十款全新“中國萬事達”銀行卡産品,並不斷拓展境內線上線下受理網路。萬事網聯首席執行官鄭笑非介紹,萬事達卡在境外覆蓋超1億商戶,全新的“中國萬事達”卡能滿足持卡人在境內境外各類場景的用卡需求。
“提交完個人資訊後,不到兩分鐘就通過了審核。”市民高先生不久前申請辦理了新的萬事達卡,激活後,信用卡可以在微信、支付寶等主流電子支付平臺上使用,出國旅行時支付也會更方便。
全市首家外資公募基金、全市首家外國專利代理機構……近四年來,百餘個標誌性項目漸次落地。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北京實際利用外資達到近590億美元,佔全國的9%,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佔比超九成。2024年1月至5月,北京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市比重達27.4%,較2023年底提升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高於全市平均增速4.1個百分點,開放型經濟特徵更加顯著。
先行先試
自貿試驗區提質升級
天竺綜保區綠地自由港大廈內,一間小小的診所,給罕見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初春,北京罕萌診所在天竺綜保區揭牌開業,成為全市首家罕見病專業診療機構,多所醫院的專家診療團隊現場會診,探索罕見病領域的“共用醫療”模式。
罕見病,是指發病率極低的疾病,不少罕見病一直處於缺醫少藥的境地。如何有效解決病人的診療及用藥保障問題?
在科園信海(北京)醫療用品貿易有限公司的庫房內,專門開闢了罕見病藥品存放區域,2024年2月,首批罕見病藥品伏索利肽完成備貨。
“伏索利肽是全球首款治療兒童軟骨發育不全的特效藥物,暫未在境內上市。”科園貿易負責人説,這款藥品將從天竺綜保區走向醫院,有效解決我國患兒用藥難的困境。
報關、出庫、裝車……4月11日,冷鏈物流運送車載着首批藥品從天竺綜保區出發,直抵北京兒童醫院,將這款罕見病藥品交付臨床使用。截至目前,科園貿易根據醫院的需求,已完成420支伏索利肽藥品的備貨和銷售。
從跨境電商試點銷售進口醫藥産品,到引入未在國內註冊上市的罕見病藥品,天竺綜保區已成為北京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的平臺,也見證了臨空經濟的騰飛。
中關村綜保區通過驗收,成為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大興機場綜保區加快二期建設,實施區港一體化高效通關模式;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探索前沿科技,引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兩區”建設啟動以來,北京推動重點園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形成了多元開放新格局。
制度創新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潮涌,數字經濟日益成為促進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2024年2月,拜耳(中國)有限公司數據出境安全評估項目通過批准,成為全國首個外資醫藥企業核心業務場景數據出境完整通過評估的案例。而這背後,是制度的大膽創新。
北京聚集着大量跨國藥企,不少企業在新藥研發、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採用全球一體化模式,但生物醫藥領域數據出境存在數據敏感度高、類型識別難、風險判定難度高等特點,特別是臨床試驗等場景涉及大量敏感的個人健康生理資訊,相關數據出境面臨難題。
面對藥企訴求,北京以“綠色通道”和預評估的方式先行探索,破解難題。
醫藥企業核心業務數據出境安全評估並無先例,如何高效完成?大興機場臨空區(大興)管委會設立的北京自貿試驗區(大興)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消除了企業的顧慮。“一對一”技術和法律諮詢、協助編制申報材料……經過專業指導,拜耳公司申報的藥物警戒、臨床試驗等業務場景數據順利通過安全評估。
“在總結個案的基礎上,市委網信辦與我們加強研究,提出了外商投資企業數據出境‘綠色通道’服務機制。”大興機場臨空區(大興)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截至目前,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已服務北京、上海等7省市70余家企業的近百種複雜數據出境業務場景,在人工智慧、跨境清算、徵信查詢等多領域形成全國首例合規出境案例。
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引發新一輪智慧化浪潮。2024年3月29日,北京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正式啟用,並配套建立監管沙盒機制,向大模型企業的模型訓練提供強大算力、海量數據、監管合規等完整訓練要素。這是全國首例人工智慧領域監管沙盒,開啟國內人工智慧産業機制創新先河。
動態升級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使符合條件的人員直接獲得相應專業職稱;實行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兩證聯辦”,縮短辦理時限……北京不斷聚焦關鍵要素,以點帶線開展重點突破,構建起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的新高地。
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踏浪而行的北京,正持續為高水準開放探新路、譜新篇,探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北京經驗”。(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