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繼紅圍繞“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講專題黨課。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暉主持,委黨組及領導班子成員出席。
張繼紅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創新成果,要深刻學習領悟、把握精髓實質,自覺貫徹運用到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全部實踐中,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張繼紅系統闡釋了新質生産力的提出、內涵和主要特點。他指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北京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迫切需要,是北京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北京有優勢強化原始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有能力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質生産力。
張繼紅從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産業發展、要素配置、改革攻堅等五個方面回顧了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探索與實踐,一是深化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二是促進成果轉化,把科技轉變為現實生産力;三是強化技術引領,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四是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創新要素充分流動;五是深化改革攻堅,充分釋放創新主體活力。
張繼紅強調,要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黨中央關於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擘畫付諸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踐,努力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一要完善科技創新工作統籌機制。服務好市委科技委統籌職能,加強全市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任務、科研力量、資源平臺等方面的統籌,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協調部市區力量,統籌創新資源,提升科技攻關的體系化佈局能力、系統化組織水準。二要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落實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深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推動産學研融通創新,保障重點産業的創新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三要深化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研究制定加快重點科技成果“從1到10”的轉化工作方案,形成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服務機制、優質項目發現機制,實現全市科技成果供需資源精準對接,推動重點成果在京落地,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四要抓好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推動《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落實,持續推進“一園一方案”分園體制機制改革,圍繞行業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數據開放流動、科技型企業上市、科研物資通關便利等方面研究提出新的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提升“三城一區”創新能級。五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增加高品質的科技供給,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精準支援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發展一批“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支援産業創新聯盟,打造一批應用場景示範工程。六要建設高水準人才高地。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養的品質和能力,培養並造就更多戰略科學家,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圍繞産業鏈創新鏈佈局好人才鏈,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優化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環境。
張繼紅指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戰場和最前沿。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責部門、第一方陣,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心懷“國之大者”,強化責任擔當,自覺站在時代潮頭,當好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先鋒官、主力軍、“施工隊長”,讓新質生産力理論在首都科技領域展現強大指導魅力、形成更多生動實踐。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建融合賦能作用,匯聚起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磅礡力量。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重要論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全委上下思想統一、行動統一,確保黨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委機關全體黨員幹部,各直屬單位和首發展集團班子成員,促進中心處級領導幹部,新型研發機構黨組織書記參加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