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交通委消息,為做好防汛工作,交通部門已編制下凹橋“一橋一預案”、軌道交通重點站“一站一預案”,繪製了應急隊伍布控圖、全市交通防汛風險點位和重要設施分佈圖,提高應急指揮效率。
視頻監測重點橋區積水
2024年汛期,交通部門研究修訂了新版防汛應急預案,完善交通防汛組織架構,明確職責任務,優化應急聯動機制。編制下凹橋“一橋一預案”、軌道交通重點站“一站一預案”以及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防汛預案,針對不同部位明確處置流程要求,提高應對的針對性、科學性。
在健全指揮體系方面,交通部門建立了全市下凹橋積水點臺賬,明確各點位防汛責任人,遇到強降雨可扁平化開展指揮調度。各區、各企業、各相關部門之間建立了防汛會商機制。整合接入城市路網、郊區公路、公交地鐵等領域9000多項靜動態數據和23萬多路視頻,實現對重點橋區積水情況的監測。繪製應急隊伍布控圖、全市交通防汛風險點位和重要設施分佈圖,實現挂圖作戰,全面支撐指揮調度。
提升西部山區公路防洪能力
在完成災後恢復重建工程基礎上,交通部門全面提升了西部山區公路的防洪能力。對易受洪水沖刷的臨河路基段,通過新建混凝土擋墻措施提高防沖刷能力;對易損毀橋路連接段,通過增加橋跨擴大橋梁行洪斷面,共計優化48座橋梁;對處於河道急彎處路基段,通過新建棧橋提升抗災能力。
在治理防汛隱患方面,交通部門全面推進地鐵地勢低窪出入口、排水不暢地鐵站及地下水滲漏等防汛隱患點位治理,逐項制定落實應急防範措施。治理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點474處。全面開展“清管行動”,清理公路邊溝4000余公里、泄水孔6萬餘個、雨水口5萬餘個,並將結合降雨情況動態清理。
在提升防汛隊伍救援能力方面,交通部門組建由6000餘人組成的60余支交通防汛搶險救援保障隊伍,配備3000余臺套裝備、900余輛運輸車,實行常態化備勤,組織開展隧道救援、地鐵防倒灌、大客流疏散等防汛實戰化應急演練。
250座地鐵站對接排水搶險隊
軌道交通防汛是交通防汛的重中之重。為防範雨水倒灌風險,各軌道運營企業對61個洞口、48個敞口、43個下沉廣場等風險點位逐一落實防汛措施和責任人。細化極端場景下臨時封站封口、停運、乘客疏散機制,通過演練培訓,提高一線人員自主響應能力。全市250座重點地鐵站與排水集團搶險隊伍建立對接機制,共同做好車站、出入口等點位積水抽排。
軌道地面線運作風險也是防範重點。針對大風、冰雹等惡劣天氣,交通部門要求運營企業動態排查地面線路周邊安全隱患,做好設施加固,加密區間巡查頻次,發現異物侵界及時清理。
交通、水務、屬地政府等部門與重點橋梁、隧道、地下通道防汛責任人保持聯絡暢通,遇有降雨預警,提前布控應急隊伍和裝備,啟動應急抽排水,嚴防死守。一旦發生橋區和道路積水,第一時間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在積水20釐米時啟動交通管制、積水27釐米封路,加強交通疏導,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公交集團針對易積滯水的點位和運營線路,逐一制定了繞行、甩站、區間運作等臨時調度措施,及時調整雨天行車計劃,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地鐵方面,各運營企業雨天為市民準備一次性雨衣,雨天延長高峰時段運營時間保證乘客出行。
此外,本市強化“七站兩場”接續保障。交通、重點站區、公交地鐵運營企業、鐵路民航管理部門間強化協調聯動,雨天遇到航班、列車延誤晚點,及時增派公交夜班運力、延長地鐵運營時間、調派出租保點車隊,做好接續保障。(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