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信用報告覆蓋領域將擴大 助力中小企業更快融資 一份信用報告將代替42個領域證明

日期:2024-06-14 08:1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企業上市、融資時需要開具的一厚摞證明材料,都能用一份信用報告來代替。

  從近日召開的2024年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上獲悉,在2023年市場主體專用信用報告替代20個領域企業上市合法合規資訊查詢和無違法違規證明的基礎上,2024年專用信用報告覆蓋領域將擴展至42個,尤其將助力中小企業更快融資。

  信用報告將助中小企業更快融資

  2023年,全市實施了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資訊查詢創新改革,一份報告破解市場主體開具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繁、難等問題。自2023年9月實施後,企業下載了6600余份專用信用報告,相關單位也向企業主動推送2.1萬份。

  2024年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安排了18項重點工作任務,其中就包括擴大專用信用報告覆蓋領域。“此前主要面向企業的上市服務,今年還將研究面向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專用信用報告,豐富向金融機構提供多層次的數據服務。”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説。

  按照計劃,專用信用報告將在2024年9月進行深化和拓展:替代領域從之前的20個領域拓展至42個領域,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報告主體範圍在此前市場主體之外,還增加非公司企業法人及其分支機構、社會組織等非市場主體;適用領域方面,也將在金融、商務經營、行政管理等場景引導市場主體按需求申請專用信用報告;通過提升服務水準、主動推送報告領取資訊等方式,為市場主體提供便利服務。

  本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為一

  信用也能變成“真金白銀”,幫企業化解資金周轉難題。此前,本市依託大數據平臺,實現涉企信用資訊“國家清單”24類數據、“北京清單”14類數據全部對接共用,為中小企業精準“畫像”,為50余家北京地區金融機構提供服務1.8億余次。

  作為北京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信易貸”已經吸引金融機構306家入駐,發佈金融産品1075個,授權企業6.1萬家。據悉,2024年本市將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積極推進公共信用資訊和金融信用資訊共用整合。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各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將整合為一,更方便企業融資。

  企業經營因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受到行政處罰,相關記錄如果一直跟着企業,則會影響後續投標等經營活動。如何幫助改過自新的企業“摘帽”?

  此前,本市已經形成縱向三級審核機制和“多口受理、協同處理、一次辦成”橫向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為5萬餘家企業實現了信用修復,其中10112家企業在市場監管領域的行政處罰實現“一次申請,同步撤下”。根據2024年的任務,本市將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加強信用修復與異議申訴處理,實現破産重整企業信用修復。

  同時,2024年北京也將組織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和“屢禁不止、屢罰不改”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全面完成重點領域失信問題治理,開展失信被執行人分類治理,依法懲戒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失信行為。

  信用醫療已覆蓋28家醫院

  掛號、做檢查、取藥,按照現在的就醫流程,每進行一步都需要患者在自助機或者人工窗口繳一次費。但如果換成信用就醫,患者取號後,無需排隊繳費便能進入診療、檢查、取藥等環節,離院後48小時內線上支付完成還款即可。

  目前,石景山、東城、密雲、豐臺、通州、房山、海淀、西城等區已開展“信用+醫療”工作,覆蓋28家市區屬醫療機構,註冊用戶26萬人,服務患者39.3萬人次,二次以上重復使用患者佔比82.4%。

  信用的用處不只是醫療領域。“信用+地鐵智慧安檢”對信用良好的乘客免於安檢、快速進站,如今註冊用戶9.5萬人,進站時間縮短60%。

  相關負責人説,2024年本市將繼續支援社會機構推進“信用+家政”“信用+出行”“信用+文化藝術類培訓”等應用,推進信用數據專區建設,完善社會化信用評價機制建設,支援社會機構拓展更多的“信用+”應用場景。(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