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又迎來新節點。6月5日,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施工的01標段順利完成全部“蓋挖逆作”工程,綜合交通樞紐站房區雛形初現,接下來將進行二次砌築、機電安裝、裝修等環節,為京唐城際鐵路鋪軌創造更好條件。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市民從這裡可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這項“超級工程”是一座“地下城”,站房、站臺、地鐵換乘通道等空間全都在地下,基坑最深處達到35米,東西跨度超過1.8公里,總共分成4個標段,共12家建設單位。01標段包含站房區和東咽喉區,建成後會有多條鐵路正線及岔線在此匯聚。
建設這座“地下城”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並沒有從最深處的B3層開始建設,而是把施工工序倒了過來——先進行頂部蓋板施工,之後在蓋板下方掏土,再建設B2層和B3層。這雖然增加了工程難度,但由於正式的主體結構代替了臨時內支撐結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同時減少了施工用地,可以快速恢復地上結構。這種非常具有創新意義的施工方法就是“蓋挖逆作”。
01標段“蓋挖逆作”工程施工中最厚筏板,處於整個交通樞紐的東咽喉區,厚度達到8.5米。“這並不是一塊規規矩矩的立方體。”中鐵十六局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1標段項目總工程師馮權説,筏板內部還包括環梁等多種異形結構,需要採取分層澆築、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藝,就像3D列印一樣。
中鐵十六局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1標段項目生産經理劉甲振説,“地下城”的土方開挖量特別大。僅01標段二分部施工區域,短短3個月時間就要運出55萬立方米土。中鐵十六局集團技術人員發明的一種可拆卸鋼棧橋,不僅能增強車輛往來各層途中的安全性,還能大幅提高效率,運輸任務全部完成後,鋼棧橋仍然可以重復利用到其他項目。(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