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好 同心圓夢”——北京市“三交三好”故事匯在西城區舉辦

日期:2024-05-27 17:10    來源:​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分享:
字號:        

  近日,“凝心聚好 同心圓夢”——北京市“三交三好”故事匯活動在西城區舉辦。活動通過主題宣講、節目表演及情景再現等形式,充分展現各民族團結友愛、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團結促進司交融促進處處長姚克、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丁希松、副區長陳朝暉出席活動。

  “四九城聞名的裕泰老茶館兒,大方桌兒寬條凳燙金對聯兒......”活動在曲劇片段《茶館》中拉開序幕,地道的京味兒表演展示了各族群眾由來已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場景。獨具民族特色的蒙古族舞蹈《勇往直前》、女聲獨唱《蒸蒸日上的好生活》、民族服飾走秀與歌曲《紅墻連萬家》等精彩節目接連上演,繪製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好畫面。

  陳朝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西城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紮實推動民族工作,逐步形成了西城區“‘三交三好’鑄團結‘五嵌六共’促和諧”主題活動品牌,切實推進了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2024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月期間,西城區立足“四個共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舉辦各類民族文化體育活動,全區上下積極營造共居共學、共建共用、共事共樂的互嵌環境,將“三交三好”活動融入黨建引領、融入日常履職、融入基層治理、融入群眾工作,充分發揮各族群眾的集體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做出積極貢獻。

  活動上,為今天的六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事宣講人頒發了證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事宣講團正式成立。宣講人就地“組團”,依次上臺分享自己的“三交三好”故事,傳播民族團結和諧之聲。

  西城區牛街街道的米君蘭退休後一直致力於民族事業志願服務,作為“春風沐雨志願服務隊”負責人,組織“老中青”三代志願者共同扎染T恤衫、編織帽子手套送給青海和新疆伊犁的小學生們。

  西城區西單小學的王欣作為學校的黨政辦公室主任,向大家描述了一幅各族青少年友好交融的生動畫面,學校積極組織各類交流活動,用教育的力量促進不同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

  西城區德勝街道安北社區書記亓永紅講述了社區打造“小年家宴”的故事,“小年家宴”讓不同民族的群眾聚在一起過小年,享民族美食盛宴,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樹美好家庭。

  海淀區紫竹院街道廠洼第一社區書記范紅霞帶來了社區設立“社區會客議事廳”的故事,先後解決了社區多種民生問題,切實增強了各族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西城區廣外街道灣子社區書記袁翠霞是來自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兵三代,她帶領社區與轄區內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駐北京辦事處職工用結對子的方式助力少數民族發展,踐行兵團精神。

  大興區亦莊鎮副鎮長格桑旦增是一名藏族夥伴,來挂職鍛煉的兩年多來經常深入一線與社區幹部和各族居民促膝長談,積極開展京藏地區結對共建幫扶,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大家用娓娓道來的語言,感人至深的故事,講述了身邊的民族團結事例,展現了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真情實感。

  如今,共居共學、共建共用、共事共樂已成為西城人普遍的生活方式,這是西城區民族團結的風采,也是北京市民族團結的縮影。西城區將持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深入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讓“三交三好”成為更生動更廣泛的全域實踐,助推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本次活動由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委進行指導,西城區委統戰部、西城區民族宗教辦主辦,西城區廣外街道協辦。北京市各區民族宗教辦相關負責人、西城區各街道統戰幹部、各族群眾代表參加活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