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科技周開幕 本市尖端科技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日期:2024-05-26 10:1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5月25日,2024年北京科技周迎來首批觀眾。

5月25日,2024年北京科技周迎來首批觀眾。(王海欣 攝

  人形機器人在展臺上靈活地做運動,“人造太陽”“中國天眼”等大國重器模型組團展出,由中學生設計的火星科考車模型實現了自動避障和智慧定位……5月25日,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首鋼園開幕,一批科普展品拉近了觀眾與科技成果的距離。

  在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智慧製造等五大展區,一批本市尖端科技創新成果與觀眾見面。北京一家公司將實驗室內剛剛定型的人形機器人樣機帶到現場。“它不僅能走能跑,還能做出各種爬行動作,摔倒後能自己起身,行動更靈活。”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下半年,這台機器人將正式發佈,提供給科研場景使用。後續,它有望用於物流運輸“最後一公里”搬運等生活場景。

  一批互動科普展品吸引了很多觀眾體驗。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小觀眾化身航太員,近距離體驗神舟飛船發射的全過程。利用沉浸式增強感知體驗平臺,觀眾可以真實地感受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場景。“剛才真的感覺到了地動山搖。模擬颱風場景的時候,大風夾雜著雨水撲面而來,感覺很真實。”觀眾辛先生走下體驗平臺,松了一口氣,“平時很難對這些自然災害有切身體會,身臨其境感受更深,也學習了一些自救常識,真應該讓更多人來體驗學習一下。”

  由孩子們完成的多項科技創新作品展出。“火星表面崎嶇,如果火星車遇到意外,沒人能實施救援,所以我們為它設計了6個輪子,讓它能更穩定地跑起來。”北京市豐台區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小趙參與了火星科考車模型的設計,他與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歷時3個多月完成了這件作品。這輛“火星車”的功能也很強大,360度旋轉的變焦攝像頭能眼觀六路,全天候巡天雷達能耳聽八方,還能實現自動避障和智慧定位。

  觀眾還能近距離感受奇妙的大自然。國家自然博物館將穿山甲的鱗片、食人魚的尖牙等動物標本帶到活動現場。在展臺前,孩子們小心翼翼地伸手觸摸它們。“這些標本是動物為適應大自然進化出的生存武器,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解,啟發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探索自然的好奇心。”現場工作人員説。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將20種鹿角標本進行三維建模,觀眾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就能近距離、360度欣賞這些標本。

  2024年北京科技周活動將持續至6月1日,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主場、同主題、同時間進行。活動期間,各類科普展示活動將輪番上演。空氣變身為威力十足的“大炮”,普通的長氣球竟能像火箭一樣衝上天空,沉甸甸的保齡球居然飄浮在空中……生活物品在實驗員的巧思設計下,成為“探夢實驗室”中一個個有趣的科學實驗。

  此次活動主場位於首鋼園11號館,觀眾可採取線上免費實名預約方式入場。雲展廳、北京科技周專題巡展、特色專場科普活動同步推出,各區、各科普聯席會成員單位、科普基地也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劉蘇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