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開幕 北京展區亮點多 科技賦能展現首都文化新魅力

日期:2024-05-24 08:0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開幕,北京展區亮點多 科技賦能展現首都文化新魅力

在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區,“舊書新知”專架展示了300余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書以及紅色文獻和新文學書籍40余種。

在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區,“舊書新知”專架展示了300余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書以及紅色文獻和新文學書籍40余種。(武亦彬 攝)

  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館)開幕。位於15號館的北京展區,以“科技賦能新文旅 創意引領新生活”為主題,邀請130余家文化企業、園區和機構參與線上和線下展示。其中,亮相線下展館的530余件展品、19項互動體驗,組成序廳、産業新動能、文化新業態、文旅新消費四大區域,突出品牌強、數字亮、文化厚、科技硬等特色。

  “最美長城”震撼空降

  “最美長城”空降文博會讓眾多參觀者感到震撼。此時,距離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鄉親們回信僅10天。北京展區以實際行動落實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北京明長城是中國現有長城中保存最完好、價值最突出、工程最複雜、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區段。文博會上,觀眾可以欣賞到4K無人機實景取材並結合數字電影級特效技術製作的北京明長城精華段,以文化科技相融合講好長城故事。

  自帶流量屬性是北京展區一大特色。首次來到深圳文博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開放至今不到半年,已累計接待市民游客225.9萬人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師亮在取自故宮、天壇等古都文化地標的銀杏葉片上,繪製了三大文化設施從外觀到內在的空間之美,方寸之間盡顯神奇。數字版《北京大運河攬勝圖》將北京畫院八位藝術家聯袂創作的27.4米丹青長捲進行數字轉化,便於深圳觀眾欣賞大運河北京段橫亙在“山”“海”之間的壯闊景象。北京城市圖書館的智慧服務爆款——智慧書桌和室外流通機器人也亮相展會。智慧書桌集文獻檢索、諮詢回答、海量數字資源、個性燈光、學習輔助等功能於一體。室外流通機器人招手即停,流動辦理借閱,非常便捷。

  文科融合交出“十年答卷”

  數字科技助推文旅産業的各種嶄新嘗試,也提交了一份北京大力發展文化科技融合的“十年答卷”。

  當紅齊天的時空穿梭機VR單人座椅,可貼合VR眼鏡中的故事情節旋轉、側傾、震動、互動,極大提升參與感。鯨世科技的沉浸式體驗IP場景“如夢·守護神”講述屋脊神獸的新故事。“雙奧”企業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城市行走計劃“悠栽逛中軸”,引導參與者在虛擬世界中感知不同節氣的中軸之美。百度文心一格的AI作畫,在人們發出關鍵詞指令後就可以創作精美畫面,挑戰人類的創意思維。

  另有《故宮以東·探城Live》、文旅元宇宙CNFT、南中軸重要文物燕墩數字化修復、偉大的細節——三維數字展品互動鑒賞、琉璃廠元宇宙等,積極探索以科技手段“活化”文化遺産。

  首都文化品牌集中展現

  進入新時代以來,北京大力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開創性成果,打造了北京文化論壇、演藝之都、博物館之城、書香京城等亮眼品牌,其中部分品牌來到了文博會現場。人們可以在展場通過京東方75英寸超大螢幕欣賞國家大劇院歌劇《托斯卡》8K高清視頻、北京人藝話劇《茶館》8K高清視頻。這些融合了多業態、多領域技術的文化藝術創作,展現出演藝之都的蓬勃活力。

  北京展區還為觀眾準備了驚喜——京派“舊書新知”可現場購買。300余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書非常受歡迎,另有40余種紅色文獻和新文學書籍展出。其中,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日報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文獻》,1941年曹禺創作的《北京人》等,非常珍貴。

  觀眾還可沉浸式“走進”萊錦文化創意産業園、77文創園、798藝術區、首創·郎園Station、隆福寺文創園、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北京坊、E9區創新工場、“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産業園、首鋼園等空間,沉浸式感受園區書店、劇院、展廳等特色文化空間,感受其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地、優質文化企業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費的打卡地的魅力。

  市政府新聞辦帶來的《瞰·北京》《外國領導人登長城》系列微視頻等,也受到來往嘉賓的青睞。

  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將於5月27日落幕。未來幾天,北京展區還將以豐富的互動活動展現首都文化産業的活力。(李洋)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