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迭代升級 1至4月“兩區”招商引資項目落地1936個

日期:2024-05-23 08:3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迭代升級 前四月“兩區”招商引資項目落地1936個

  2023年年底,國務院批復支援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兩區”建設進入迭代升級的2.0階段。2024年以來,北京以全面實施示範區2.0方案為主線,以進一步提升要素協同效益為目標,全力推進各項任務實施,推動首都開放發展邁出新步伐。1至4月,“兩區”招商引資累計落地項目達1936個,涉及資金8409億元。

  服務業重點領域提升開放“含新量”

  全國首個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標準化試點落地;國內首家新設外資全資控股子公司渣打證券、我國第二家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萬事網聯正式展業;瓦裏安醫療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標誌性項目落地……2024年以來,北京持續推動金融、健康醫療等服務業重點領域擴大開放,不斷提高開放的“含新量”和“含金量”。

  在科技領域,中關村科學城國際創新服務聚集區揭牌成立,九合創投、德勤中國等10家機構首批入駐,京津冀還共建全市首家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為主的重大創新平臺——朝陽創新中心。

  在數字經濟領域,北京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制定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探索外商投資企業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綠色通道”,目前已覆蓋汽車、醫藥、民航、零售、人工智慧5個行業、110余家企業,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時長平均縮短50%。

  “兩區”政策紅利不斷轉化為項目落地實效,2024年1至4月,“兩區”招商引資累計新增儲備項目3098個,累計落地項目1936個,涉及資金8409億元。

  加快推進大興機場綜保區二期建設

  2024年以來,北京不斷鞏固多元開放格局,推動更有層次的擴大開放。在科技創新片區,啟動建設北京市合成生物製造技術創新中心和中關村合成生物製造産業集聚區;在國際商務服務片區,推動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在高端産業片區,開放世界首個聯通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落地的民營火箭整箭研製企業佔全國75%以上。

  通過先行先試,重點園區已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態勢。麗澤金融商務區加速集聚金融要素,引進華源證券、東方富興等一批優質金融企業;北京中德經濟技術合作先行示範區深化開放合作,德國MediCAD醫療軟體中國總部及研發中心等10余個項目完成簽約。

  北京還持續推動綜合保稅區高品質發展。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中關村綜保區提前通過正式驗收,在全國率先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天竺綜保區加快建設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完成全球首款治療兒童軟骨發育不全等罕見病藥品的保稅備貨及順利交付,全市首家罕見病專業診療機構開業。此外,大興機場綜保區正加快推進二期建設。

  一季度,北京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市比重達28.5%,較2023年底提升9.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高於全市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

  年內加速落實示範區2.0方案

  圍繞企業和人才關切,“兩區”建設正推動更有溫度的開放。北京打造開放包容的人才發展環境,試點實施赴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在北京工作的科研、法律等六類高層次人才可辦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赴港澳人才簽注,每次在港澳地區停留不超過30天。同時,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內部調動專家的隨行配偶和家屬享有與該專家相同的入境和臨時停留期限,累計提供簽證服務3000余次。

  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介紹,接下來,“兩區”建設將持續拓展制度創新的深度廣度,加速落實示範區2.0方案,力爭年底前基本落實各項任務,圍繞打造國際商事仲裁中心、推進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多部門協同監管等整合性制度創新,加強所有謀劃、一體化推進,用更多首創性、引領性的制度創新成果激發更大市場活力。(馬婧)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