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發展新質生産力 AI+賦能城市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2024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中關村人工智慧與未來城市論壇舉行。論壇上,國網北京海淀供電公司發佈了中關村科學城數字能源城市綜合體建設規劃,打造數據共用、能源高效、綠色友好、開放互動的地區數字能源新生態。
進入數字化時代,數據作為新型生産要素已快速融入生産、消費、流通、分配和社會服務管理各環節。AI+賦能重點行業關鍵生産環節,加快垂直行業應用落地,是提升大模型技術創新能力和産業發展活力的關鍵。
論壇上,國網北京海淀供電公司發佈了中關村科學城數字能源城市綜合體,該綜合體作為新型電力系統與智慧城市發展互動的中間“體”、共用“邊”,建設數據要素流通、能源運營管理、雙碳監測分析、智慧城市運作四個中心,放大“數無邊、光無界”效應,打造數據共用、能源高效、綠色友好、開放互動的地區數字能源新生態。
為充分發揮電力數據要素價值,國網北京海淀供電公司還成立了“城市與能源”聯合數據實驗中心,聯合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阿裏雲計算有限公司、中科大腦等14家單位,在能源要素運營、人工智慧電力大模型應用研究、區塊鏈技術研究等方面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共同開展“城市與能源”數據要素研究應用。
海淀區是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設領跑者,在全國範圍內建成第一個城市治理全場景的城市大腦,2023年更是發佈了由海淀區屬科技國企中科大腦自研的城市治理大模型“如如”。
論壇上,城市治理大模型“如如”應用成果發佈:一年來深耕場景應用,在整合基礎大模型、行業特製模型及專業小型模型等多模型系統基礎上,已經打造出“訓推用”一體化的如如大模型工具鏈,一站式構建垂類大模型及智慧體,有力推動了區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如如大模型工具鏈以一體化和易用性見長,提供多種通用模型調用能力,並支援按需定制及優化,具有智慧體可視化流程編排和可擴展插件機制,使用戶能夠依需求添加專用功能或服務,極大地增強了系統靈活性與適應性。在垂類大模型及智慧體賦能下,逐步突破大模型行業應用“最後一公里”。
在一網統管應用方面,智慧體可應用在接訴即辦、基層減負等6大領域、100+場景、10+專項。例如,在中科大腦與百度聯合研發的“接訴即辦”智慧化革新場景應用中,一網統管大模型産品以城市全局運營和事件精準治理為理念,融合物聯網、視聯網、數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為城市管理問題和事件治理提供精確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在“基層減負”場景應用中,基於大模型的內容創作、對話溝通和分析控制能力打造了“智管通、智辦通和智問通”三大核心功能,有效提升了基層部門工作效率和公眾滿意度。
在一網通享應用方面,智慧體可應用在游客服務、智慧首圖等9大領域、22個類別、81項服務,其中“行程規劃師智慧體”通過交互游客出游時間、游玩興趣、消費偏好、同行人員等關鍵資訊,即可“量身打造”一套吃住行游購娛所有的出行規劃,並附帶訂票入口、導航地址等快捷導航。“首圖智慧體”能通過精準的語義識別和應用內容,提供圖書館分析師、管理員、安全預警員等多角色、互動式智慧借閱服務。(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