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群體就業品質納入“每月一題” 2024年已幫助4.8萬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日期:2024-05-13 08: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重點群體就業品質納入“每月一題” 今年已幫助4.8萬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5月10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專場招聘會在海淀區舉行。

5月10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專場招聘會在海淀區舉行。(代麗麗 攝)

  200余家企業提供6000多個崗位。5月10日、11日,一場“2024年民營企業服務月行業專場招聘會”在東城、西城、海淀、豐臺、大興、順義六區同步舉行。

  2024年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為抓手,注重提升重點群體就業品質,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等舉措,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2024年以來全市已組織各類招聘活動1500余場。

  招聘分特色 求職更精準

  “2024年民營企業服務月行業專場招聘會”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市工商聯三部門聯合舉辦,突出行業特色,各會場圍繞不同行業領域進行劃分。

  東城舉辦的是“生活性服務業”專場,海淀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專場,西城是“金融、文化教育業”專場,順義是“製造業、快遞物流”專場,豐臺是“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專場,大興是“交通運輸、建築業”專場。每一場招聘會都瞄準區域內重點産業,讓求職者能夠更精準地了解崗位需求。

  在海淀區舉辦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專場招聘會上,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網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小石,在每個展位前都要停下腳步來認真看看。“以前也參加過很多綜合類招聘會,各種行業的企業混在一起,我需要自己篩選電腦類、網路工程類崗位。”而這次的專場招聘會來的全都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領域的企業,提供的崗位大多是演算法研究工程師、大模型應用研發工程師、嵌入式工程師等與電腦專業相關的崗位,這跟小石所學的專業關聯度非常高。“這些崗位都適合我。”小石帶了6份簡歷來參會,入場半小時,就投出去了3份。

  為了讓求職者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各會場均設有行業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現場招生,同時,星級職業指導團隊現場坐鎮,為求職者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指導+培訓+就業”的全鏈服務模式為求職者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更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家門口就業 零工驛站來幫忙

  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有轉移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力等,也是重點就業群體。本市加大就業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做實困難群體就業服務,精準推送崗位。2024年以來,本市已幫助4.8萬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司機、文員、導購、倉管……走進西城區什剎海街道零工驛站,崗位資訊發佈區的顯示屏不斷更新着招聘資訊,用人單位大多是轄區內的。什剎海街道聚焦靈活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戶外勞動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秉承“政策找人”服務理念,主動走訪用工單位,收集零工崗位招聘資訊,針對零工“臨時、零散、靈活”特點,現場提供就業政策諮詢、求職登記、資訊發佈、培訓報名等服務。

  居民李女士通過零工驛站找到了一份文員工作。她説:“這份工作離家近,薪酬也不錯。要是我自己找,只能通過熟人介紹或招聘網站,有時就石沉大海了。通過‘零工驛站’不僅方便,資訊多、反饋快,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也好,一次不合適,還會繼續幫忙推薦。”

  2024年3月份,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為了更好地服務求職者,上線了靈活就業服務平臺——“眾業共治”微信小程式,企業、個人、社區等均可註冊登錄,線上對接崗位需求,平臺也可根據求職者資訊精準對接就業服務。

  八角街道有25個社區,有將近80名就業服務專員,再加上一支200多人的老街坊就業服務隊。他們走進社區、樓宇,挖掘周邊商業街、七小門店的用工需求,引導企業註冊使用“眾業共治”。該平臺上線一個月,挖掘代買代送、接送孩子、陪同就醫、臨時照看寵物等周邊便民服務靈活就業崗位,既可提供有償服務,也能以志願服務形式賺取積分兌換物品。

  2024年新增就業不少於26萬人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北京將全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不少於26萬人。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促進12萬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加強殘疾人就業保障,讓更多勞動者技有所施、才有所用、勞有所得。

  2024年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為抓手,注重提升重點群體就業品質,通過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聚焦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等多種舉措,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

  各級人社部門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十項行動”。人社部門還會同有關部門大力開發公共部門崗位,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開展“人社局長進校園”,講形勢、送政策,密集組織畢業生服務月、雙選會等活動,還聯合教育、國資、退役軍人及婦聯、殘聯等部門,集中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活動。2024年以來全市共組織各類招聘活動1500余場。

  此外,本市積極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發揮農村集體經濟吸納就業作用,實施“以工代賑”,用好環境修復提升、道路恢復重建等項目,助力農民就業、增收;開展就業意願摸查和崗位推薦,組織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培訓,幫助農民高品質就業。

  下一步,本市人社部門將持續提升重點群體就業品質,發揮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形成分工負責、協同聯動、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進一步助力民營企業穩崗擴崗,推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參保就業;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對就業困難群體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加快“智慧人社”資訊平臺建設,為重點群體就業提供資訊支援;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摸排本市困難家庭畢業生、學校及專業缺乏競爭力畢業生就業需求,一生一策開展幫扶。

  此外,本市還將制定實施重點群體培訓政策,提高培訓實效性;開展數字化培訓,增強重點群體適應數字環境的就業能力;開發更多就業見習實習崗位,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代麗麗)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