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26”版權宣傳周活動4月19日在中國傳媒大學開幕以來,首次舉辦的“京津冀版權進校園”活動受到高校師生的熱情歡迎。
4月19日至4月30日期間,京津冀三地非遺、民間文藝領域優質版權機構/企業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廣告博物館舉辦專題展覽,意在推動傳統非遺文化深入校園,向青年學子展示版權賦能傳統文化發展新亮點、呈現京津冀版權工作新成就。
本次活動作為“‘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的重要部分,由京津冀三地黨委宣傳部(版權局)共同主辦,首都版權協會、天津市版權協會、河北省版權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中國廣告博物館共同承辦。
北京展區重點展出北京非遺工藝品及其創新成果,包括作為燕京八絕的金漆鑲嵌大型花鳥屏風《丹鳳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鐘連盛創作的景泰藍作品《繁花似錦》《龍鳳盤》、清代京繡成衣與當代京繡作品《百業有成雲想中國衣》等精美非遺作品,以及反映民間百姓審美趣味的絹人藝術品、老北京傳統吉祥物兔兒爺等。
天津展區展示致力於保護傳統技藝生態環境、開展雕塑文化推廣研究的“泥人張”、體現天津地區民俗文化豐富性與連續性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其中“泥人張世家”自清末至今,已有197年的歷史,此次展出的“泥人張”作品出自張明山及“泥人張”第六代傳人張宇等人之手,充分體現出“泥人張”雕塑技法流暢、色彩秀麗、富於文氣的特色。
河北展區展出易水硯、武強年畫、磁州窯瓷器等百餘件精美非遺作品,數量眾多、種類豐富,力圖全方面展現燕趙之地豐厚的歷史文化與民間文藝面貌。其中,由武強年畫博物館提供的展品內容豐富、製作精良,既有寓意吉祥的傳統題材,又有緊跟時事的現代題材,充分體現出武強年畫的藝術特點。
本次活動在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學子中反響熱烈,同學們認為,展覽展品豐富精美,令人充分感受到京津冀三地非遺作品的魅力,親身體會到版權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重要作用,同學們表示,此次“京津冀版權進校園”活動幫助他們實現了從課本學理到實際實踐的轉化,對如何實現傳統非遺傳承保護、如何充分發揮版權助力文化創新等問題有了更加深入與切實的思考。(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