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一季度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經濟運作實現良好開局

日期:2024-04-20 10:52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分享:
字號: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一季度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經濟運作實現良好開局

  4月19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召開2024年一季度北京市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作處處長王德、規劃處副處長鄒根紅、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處處長尤靖、智慧裝備處處長李野川等出席發佈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一季度北京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發展情況

  王德

經濟運作處處長 王德

經濟運作處處長 王德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首都産業經濟的關心和支援。下面,我按照主持人的安排,向大家簡要介紹一季度北京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的發展情況。

  年初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系統推進首都新型工業化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全面加快高精尖産業能級提升,聚焦重點領域壯大發展産業新動能新優勢,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重大項目謀劃建設,聚焦核心環節加大産業鏈協同攻關,聚焦企業發展切實提升服務質效水準,聚焦市場主體關切紮實推進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推動各項部署落地見效,推動各項政策持續發力,一季度工業和資訊軟體業經濟運作實現良好開局,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資訊軟體業蓬勃發展,主要呈現規模大、基礎強、發展優三方面特點。

  一是産業規模再創新高。一季度,資訊軟體業高品質發展加速起航,總量規模持續攀升、增長水準穩居全市之首。實現增加值2379.2億元,同比增長13.7%,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超過兩成,對全市GDP增長貢獻率接近5成。

  二是産業基礎不斷增強。一季度,資訊軟體業“量質齊升”,多項指標高位運作,實現營業收入4363億元,同比增速21.5%,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企業效益加速提升,實現利潤414.1億元,同比增長2.2倍。發展水準顯著提高,行業每人平均營收30.4萬元,同比增長26.7%;法人單位平均營收0.9億元,同比增長13.4%。

  三是企業發展持續向好。頭部企業集聚效應凸顯,百億企業數量全國第一,收入規模佔比超過六成,發展品質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從細分領域看,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是我市資訊軟體業的支柱産業,受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驅動,我市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軟體、應用軟體(包括網際網路應用)、作業系統、數字內容服務等細分領域處於快速上升期,1-2月營收增長31.2%,帶動作用明顯。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是資訊軟體業的基礎設施,該領域呈現10年一代的周期性特點,近幾年基本保持穩定增長。

  數字經濟前景廣闊,主要表現為增勢好、突破多、發展快的特點。

  一是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一季度,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8.7%,其中核心産業增長12.2%。數據要素活力顯現,北京大數據交易所交易主體數量和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一季度大數據交易所新增數據産品122個,累計達2125個,數據交易主體突破900家。

  二是制度創新持續突破。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加快建設,在行業內首發一批新政,新型監管方式先試落地,在全國率先實現數據合規跨境安全評估、標準合同備案、個人資訊保護認證“三路徑”全跑通。我市獲准成為全國首批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

  三是重點領域蓄勢待發。人工智慧産業高地加快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正式啟用,發佈100個人工智慧大模型高品質訓練數據集,數據總量超150PB。備案上線大模型51款、佔全國近一半。大規模智慧算力集群加快建設,形成2萬P算力供給規模,一季度新增公共智慧算力6750P。數字經濟創新應用場景持續突破,全球首個車路雲一體化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加快建設,世界首個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開放,國內半數自動駕駛領軍企業進京,自動駕駛汽車“駛”出亦莊,“駛”向五站兩場、“駛”向副中心三大建築,“奔”向北京城更廣闊區域。

  工業經濟穩健前行,可以概況為開局起步良好、新興動能強勁、未來産業提速三個特點。

  一是高品質發展邁出開年堅定一步。2024年以來,我們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部門協同、市區聯動解決制約企業生産經營的關鍵問題。一季度,全市工業總産值突破60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連續7個月回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6%,延續上年9月份以來恢復態勢;市場活躍度不斷提高,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5%,再次躍升景氣區間,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雙雙回升;企業信心持續提振,製造業新設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新納統工業企業産值增速加快,製造業投資和研發投入始終保持高位增長。多要素賦能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二是産業新興動能起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産業駛入快車道。我們順應産業發展大勢,持續抓好新能源汽車謀篇佈局和政策引導,産業能級不斷提升,電機、電池、電控、車規級晶片等關鍵零部件産業鏈佈局持續優化,謀劃三年之久的理想和小米汽車等重大項目已成為2024年本市經濟發展新的“核爆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産量翻倍增長。電子資訊産業迎來新機遇。受市場回暖帶動影響,小米、京東方等消費電子頭部企業充分發揮鏈主作用,推動終端、新型顯示産業換代升級,超高清視頻全産業鏈規模化發展,北方華創、長鑫集電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投産,電子資訊産業連續19個月企穩回升。新質生産力加快培育。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高技術産業投資活力迸發,增長超三成;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産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我們積極開闢量子、生命科學、6G等未來産業新賽道,中關村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聚集區、網際網路3.0産業基地等示範區加速崛起,新型儲能、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倍增發展,規模化民營商業航太創新産業集群和“南箭北星”産業格局加速構建,全國商業航太百強企業,京企佔據51席,“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實現我國商業航太火箭首次復飛,“朱雀三號”驗證火箭完成米級垂直回收飛行試驗,向火箭重復使用技術探索邁出重要一步。

  同時,我們也清醒的看到,保持住好的發展態勢,仍然面臨一些挑戰,我們處在着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關鍵時期,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難預料因素增多,首都産業發展部分環節、部分領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陣痛期,産業發展承壓明顯,部分新興領域發展動力不足。但是北京産業發展具有堅實基礎、諸多優勢和巨大潛能,我們有信心先立後破、乘勢而上,持續推動産業經濟健康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堅定發展信心,堅定創新信心,堅定開放信心,一是把握高品質發展要求,推動産業經濟向高而攀。充分發揮北京科技創新和人才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聚焦育龍頭、抓項目、補鏈條、聚集群、勇創新,向高而躍攀升産業鏈高端。全力以赴鞏固和增強産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産業發展品質邁上新臺階。二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經濟向新而行。統籌穩增長和增後勁,圍繞補短板、鍛長板、育新板,加快積體電路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原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佈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核心供應體系,建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加快佈局通用人工智慧、元宇宙、光電子等未來産業,加快建設一批未來産業園區,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和優質項目招引,凝心聚力塑造發展新優勢。三是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推動産業經濟向綠轉型。聚焦首都新型工業化建設,緊抓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機遇,把握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萬億規模市場空間,推進本市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融合以數字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部署,推動實現製造業企業全面數字化普及,為産業經濟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努力塑造首都産業發展新動能、新圖景。

  我就先向大家介紹這些情況。謝謝!

  工業和資訊軟體業項目投資工作情況

  鄒根紅

規劃處副處長 鄒根紅

規劃處副處長 鄒根紅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感謝媒體記者朋友及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我市工業和資訊軟體業項目投資工作的關心和支援!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一直以來,我們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增強産業發展後勁、謀劃産業未來的重要手段,作為調整産業結構、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更作為提升産業發展能級、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前期,我們推動落地了京東方新型顯示、小米智慧工廠、機器人産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有效支撐了我市經濟發展,也使産業發展更有力、産業體系更完備。今年一季度,工業和資訊軟體業投資繼續延續良好增長態勢,其中工業重點産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81.7億元,同比增長19.5%,積體電路和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力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資訊軟體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77億元,同比增長79%,智慧算力中心建設和雲服務採購形成了有力支撐。

  當前,我們面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國內外發展環境日趨複雜,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産業結構發生戰略性、系統性調整的發展形勢,為了搶抓産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戰略窗口期,我們將重大項目謀劃和投資促進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

  第一,我們計劃重點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智慧網聯汽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萬億級産業集群建設,以及積體電路、氫能、自動駕駛、新材料等千億級産業集群建設,與龍頭鏈主一起,以提升産業能級和産業鏈韌性為目標,推進一批項目落地。第二,瞄準新興和未來産業,在工業母機、人形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商業航太、量子資訊等領域加速培育和招引一批優質企業和項目,搶佔發展先機,形成規模化發展能力。第三,聚焦提升産業創新、中試驗證、共用加工等公共和共性能力,快速建設和引進一批高品質産業創新平臺。第四,瞄向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和投資人,支援優秀企業、核心團隊、關鍵項目、重大成果、創新産品在京落地。

  為了更好推動這些工作,我們還將全力做好項目落地保障:

  首先,是加強空間保障,我們已經明確了各區産業和功能定位,建立了一批新興産業園區、佈局了一批標準廠房、改造了一批老舊廠房,為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的空間載體保障。

  其次,是加大政策支援,今年國家層面出臺了超長期特別國債和設備更新改造等政策,我們在經信領域也發佈了30余項政策措施,形成了包括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系列通用政策,和針對積體電路、新一代資訊技術、機器人、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細分領域專項政策的政策資源體系,突出達標即享,持續推進免申即享和局處長上直播講政策。

  第三,是加強融資供給,我市已經設立了機器人、資訊産業、人工智慧、醫藥健康四支百億基金,今年還準備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綠色能源等領域再設立一批基金,重點發揮逆周期、跨周期投資調節作用,採取由政府確定投資方向並組織項目,管理機構進行市場化選擇決策,突出對項目的長期耐心資本支援,同時將被投項目納入服務包並精準匹配政策支援。我們還會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了專項産品,建立快速審批和授信提級機制。同時,基於北交所上市標準創新、路徑清晰和節奏可控的特點,繼續推動新興産業領域優質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有序實現上市融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項目謀劃走訪和服務管理,進一步擴大項目來源渠道,加強政策宣傳觸達,強化市區協同,集中協助解決重大難點問題,推進項目和投資有序實施,有效支撐和促進我市高精尖産業高品質發展。

  我就先向大家介紹這些情況。謝謝!

  媒體提問:

  問題:剛才王德處長講到今年一季度北京資訊軟體業産業規模再創新高,頭部企業集聚效應凸顯,發展品質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請問北京資訊軟體業下一步主要發展方向是什麼?

  尤靖

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處處長 尤靖

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處處長 尤靖

  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近年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資訊軟體業高品質發展,2023年全行業營收規模已接近3萬億元,並持續多年保持2位數增長,成為推動全國資訊軟體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人工智慧大模型和數據新型生産要素等“新動能”正在改變資訊軟體業的生産方式和發展模式,數字人等網際網路“新業態”快速發展,具身智慧、XR設備、AIPC(智慧電腦)等新硬體不斷對軟體提出“新需求”,我市資訊軟體業正處於技術迭代升級、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關鍵變革期。

  因此,為推動北京資訊軟體業高品質發展,全面擁抱大模型,探索數據驅動新機制,堅持補技術短板和育新興産業同向發力,堅持信創和開源雙輪驅動,我們制定併發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設資訊軟體産業創新發展高地行動方案》,提出了6大類15個小類重點任務,計劃到2027年,推動我市資訊軟體業營收規模達到4.8萬億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訊軟體産業高地。

  《方案》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全面擁抱大模型。重點培育大模型應用生態,搭建大模型原生軟體應用商店、大模型安全靶場,模型即服務雲計算基礎,打造示範性場景落地項目。

  二是加強底層技術創新。提升作業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體品質,培育工業知識加工企業,支援北京工業軟體企業與全球行業用戶結對攻關,攻關人工智慧全棧式網路安全軟體及系統。

  三是挖掘産業新增長點。佈局軟硬體協同的新軟體,面向具身智慧、XR設備、智慧電腦、車載終端、物聯網設備等新終端,引導軟硬體協同創新、提前佈局攻關關鍵軟體。發展網際網路3.0即元宇宙新業態,推動數字技術互聯互通;提升網際網路平臺治理能力。

  四是探索數據驅動新機制。傳統軟體基於流程和規則開發,數據要素驅動下軟體可基於數據決策形成(即數件)。我們將大力推動數件發展,積極探索數件標準、開發流程、安全規範及品質評估體系,鼓勵將行業數據加工成數件,培育數件應用生態。

  五是推動中國軟體全球佈局。在歐美及東南亞市場佈局跨境電商、短劇、視頻、游戲等網際網路應用,面向歐亞地區輸出整體解決方案。積極參與全球開源治理,培育開源軟體商業化企業。

  六是深化區域間協同聯動。持續強化央地合作,積極爭取國家級重大軟體任務、項目、工程落地北京。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大京津冀信軟産業板塊。

  本次新聞發佈會後,我們將做好《方案》的宣貫和實施,凝聚更廣泛社會力量,共同推動北京資訊軟體業高品質發展。

  我就回答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媒體提問:

  問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謀劃智慧製造發展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和發力方向?

  李野川

智慧裝備處處長 李野川

智慧裝備處處長 李野川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智慧製造是提升生産效率、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標誌和內容。我市一直致力於提升高精尖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接續實施了“智造100”“新智造100”工程,推動了智慧製造體系化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重點産業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等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建設了超百家北京市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打造了三一重能、福田康明斯等一批智慧製造標桿和世界燈塔工廠。為進一步提升産業數字化、智慧化水準,今年2月我們發佈了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實施方案,計劃通過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和管理創新等措施,到2026年推動規上製造業企業全面實現數字化達標、新建一批智慧製造標桿。為落實方案,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全面推進製造業數字化達標。我們計劃到2026年底,推動本市規模以上有製造環節的企業全面實現數字化達標。重點發揮本市優質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資源集聚、服務專業的優勢,採取“評估+達標”的方式賦能平臺服務的企業改造達標;基於本市建成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優勢,節點運營企業帶動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達標;圍繞重點産業園區,推動在園企業數字化達標,實施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改造升級。

  第二,大力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出臺了《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本市正積極制定設備更新改造的相關措施,計劃圍繞加快落後低效設備替代、高端先進設備更新升級、推廣綠色化裝備使用、提升設備安全水準開展工作。我們將發佈淘汰設備清單和鼓勵更新目錄,引導和支援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同時做好優質設備對接和政策資金保障。

  第三,加快推動智慧製造標桿打造。智慧製造標桿具有模式可複製、引領産業上下游協同轉型的作用。我們計劃到2026年底,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再推動高標準新建100家北京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20家國家級智慧製造標桿企業、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和世界燈塔工廠。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本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設備更新工作,不斷擴大數字化智慧化産品和解決方案的供給,綜合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和本市相關産業資金,以及銀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加強優質産品服務供需對接,讓企業智慧化轉型更有力、更便捷,發展更高效、更綠色、更安全。

  我就回答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