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産業集群示範區2023年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270多個 北京科創十年實現“六個躍升”

日期:2024-04-09 08:3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創新型産業集群示範區去年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270多個 北京科創十年實現“六個躍升”

  在國産信創領域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作業系統軟體、為智慧時代打造國産算力“底座”的晶片、打破海外壟斷的負載均衡技術……在4月8日舉行的“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題採訪活動中,據悉,北京大力推動“三城一區”統籌聯動與融合發展,2023年創新型産業集群示範區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超過270個,比2022年多一倍。

  “三城一區”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其成就折射著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成果。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北京實現了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四倍多、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一倍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一倍多、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增長一倍多、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一倍多、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總收入增長一倍多的六個“創新躍升”。

  國産作業系統“從能用到好用”

  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信創園的統信軟體辦公樓二樓,持續相容機房裏,188台臺式機、92台筆記型電腦和64台伺服器正開足馬力全力運作中,它們正在這裡接受24小時不間斷的測試。

  “一旦有新的作業系統版本更新,我們都要對它在不同設備上的功能、性能、壓力三方面進行測試,確保其在各種設備上的適配性,做到功能流暢、不卡頓。”統信軟體生態中心項目經理任曉飛説。

  作為電腦系統的靈魂,作業系統是連接電腦硬體、數據庫、中間件和應用軟體的紐帶,也是多年來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微軟Windows、蘋果MacOS和谷歌Android等作業系統先後進入中國市場,長期佔據主導地位。而在信創園,追趕Windows的國産作業系統正在這裡加速成長與迭代,與國際同行在技術水準、用戶體驗、生態建設方面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中標30萬套桌面OS!成為中國郵政桌面作業系統集採項目主選供應商”“20000套桌面作業系統!中標北京市豐台區教委正版化項目”“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伺服器國産化作業系統軟體框架採購項目花落統信UOS”……在統信內部,這樣的好消息近兩年接連不斷。

  “我們的國産作業系統正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跨越,裝機量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統信軟體市場總監王友海説,統信UOS桌面端作業系統的裝機量已從2019年100萬左右增至2023年底的600萬,軟硬體産品相容適配數量500余萬種,覆蓋黨政、金融、能源、電力、運營商、教育等關鍵行業。

  在公司的研發辦公室裏,程式員們正忙碌著敲下一行行代碼,為即將在一個月後亮相的新版作業系統做準備。創新路上,統信並非孤軍奮戰,與其形成生態聯盟關係的企業已達一萬餘家,其中,與其深度合作的龍芯、金山辦公、中科曙光、清華紫光等軟硬體上下游企業均位於北京的“三城一區”。

  硬核技術助數據中心“永不掉線”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搶火車票、春晚搶紅包、“雙11”電商購物節等時刻,難免會出現數千萬人乃至上億人同時訪問同一個網站的情況。物理世界中一台實體伺服器通常只能支援2萬人線上訪問,那麼上億人次同時訪問的網路“擁堵”時刻,如何應對?

  通明智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若松解密了這一過程:“利用負載均衡技術,我們把所有的用戶請求通過優化演算法分配到最合適的伺服器節點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表面上用戶看不到它,但卻每天都離不開它。”

  在數字經濟時代,對國計民生及關鍵領域的安全運作來説,負載均衡技術都起著重要作用。吳若松通過類比花旗銀行在“911事件”中的經歷,進一步闡述了相關技術的重要意義:如果位於甲地的數據中心被毀,能否在5分鐘之內迅速而平穩地將海量金融業務數據遷移到乙地的備份數據中心?負載均衡技術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技術。

  吳若松透露,過去全球對負載均衡技術的需求90%都依賴於美國技術,通明智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在信創園成立,就是為了實現相關技術的國産自主。公司現有員工65%以上是研發人員,平均從業時間超20年,核心成員來自英特爾、F5、亞信科技等國內外領軍企業。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國家電網、中國氣象局等企業和單位都已採用了通明智雲的技術服務。

  為智慧時代打造國産算力“底座”

  算力是數字經濟的生産力和創新底座,也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數字社會建設的重要引擎。行業首款公開發售的雲端TPU處理器、國內首款大規模商用的雲端TPU處理器……在算能公司的展廳裏,多項“行業首款”和“國內首款”處理器赫然在列,寵物智慧餵養機器人、無人機、無人小車、智慧攝像頭等智慧設備裏,每一台都裝載著算能研發的處理器“大腦”。

  2022年,從中關村科學城初創並成長起來的算能將總部遷至北京經開區,開啟了加速發展之路。目前,算能的處理器已經在數據中心、生成式智算、城市運營、智慧製造、智慧終端等領域應用落地。公司已經累計申請和獲得專利、軟體著作權和軟體産品登記超過上百項,其中處理器設計及數據處理專利申請超80項,研發中心遍及北京、上海、深圳、青島、廈門等國內10多個城市及美國、新加坡等國家。

  全球人工智慧大模型風起雲湧,醞釀著巨大的産業變革機遇。算能副總裁馬可透露,公司2024年將推出支援智算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處理器,為國産大模型的算力“底座”貢獻力量。

  算能是北京科技企業快速成長的縮影。數據顯示,北京人工智慧産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球前列,大模型創新主體數量居全國首位,大數據、資訊安全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積體電路設計營收規模居全國第二。(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