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抵京,奔赴各自的戰鬥崗位。(馬博文 攝)
青春風華正茂,參軍無上光榮。3月16日,北京的幾大火車站,“新兵”成為耀眼的主角。
北京市2024年上半年新兵運輸工作全面展開,千余名新兵在北京各火車站軍人候車室內整裝待發,奔赴各自的戰鬥崗位。同時,從外地來北京入伍的新兵也被接到了軍營。
在北京西站候車室裏,催人奮進的徵兵橫幅、海報營造了濃厚氛圍。新兵們身着戎裝,胸戴紅花,精神抖擻,整齊列隊,他們將從這裡出發,奔赴火熱軍營,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據悉,北京市是2024年上半年全國首批組織新兵運輸工作的城市,男女兵一同起運,採用鐵路和公路相結合的輸送方式,多批次將全體新兵輸送至全國各地,履行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
為做好此次新兵運輸工作,北京市徵兵辦公室會同中部戰區某調度中心,科學制定運輸計劃,嚴格控制轉机次數,始發的新兵最多轉机一次就能抵達軍營,優化新兵運輸流程,與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北京公共交通集團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同城異站轉机換乘的新兵都能乘坐專用公交無縫銜接、一站直達,讓新兵的旅途全程順暢、暖心相伴。
此次入伍新兵當中,有一位頂尖級“學霸”——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生解平。參軍入伍、報效祖國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解平説,他要深入國防一線,打破技術鴻溝,為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貢獻首都智慧和力量。
進站口送兵,出站口迎兵。有人從北京出發奔赴外地參軍,也有人從四面八方來到北京入伍。下午約4時30分,北京西站多了一抹“迷彩色”,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兒大步走出車站。新兵們身着軍裝,胸戴大紅花,身上還披着“一人當兵 全家光榮”的綬帶,稍顯稚氣的臉龐上是掩不住的興奮。他們來自湖南、廣東等地,大多是在讀或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因為懷揣“當兵夢”,共同踏上了軍旅征途。
“18歲就想做的事情,22歲終於做成了!”説話時,吳文祥眼睛裏閃着光。這個湖南小夥,不到18歲就曾報名參軍,當時因為年齡小只得作罷。大學在讀期間,他一直懷揣着當兵的夢想,大學一畢業就立馬行動起來。“我是我們家三代裏的第一個兵。”吳文祥驕傲地説,男孩子就要勇敢一點。下了火車,看到這麼多以後要並肩作戰的戰友,他覺得以後的生活一定很精彩。
隊伍裏,還有一位多次報名參軍的年輕人。23歲的陳淼,大學期間立志參軍,曾3次報名入伍,由於各種原因沒能成功。2023年畢業後,他還在軍事製造服務行業工作過。2024年,陳淼終於成功入伍,“我覺得讀書人不僅要能拿起筆桿子,也要能拿得起槍桿子。”陳淼認為,保家衛國也是年輕人的一份責任,希望通過理論的積累和積極參與實踐,多為國家做貢獻。
上樓梯時,新兵們或步行上梯或站在扶梯的最右側。雖然還沒開始訓練,他們已經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了。出車站的路上,新兵們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個個小隊,緊跟領兵幹部,右手拎着統一的行李包。
有個別新兵左手還多了一個小袋子。“這是今天早上媽媽剛煮的50多個雞蛋,留着分享給戰友們。” 23歲的彭彥清性格靦腆,第一次從老家來到北京,他已經有些想家。“就放在心裏偷偷想吧。”彭彥清説,自己大一時參加了學校的國防教育實踐營,訓練中的戰友情讓他對軍營生活深感嚮往。此次入伍,他希望鍛煉好本領,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
乘車入營,營區裏的老兵們敲鑼打鼓、舞獅舞龍,熱情歡迎新戰友的到來。接下來的6個月時間,新兵們將在新兵連裏開啟熱血訓練。(張悅 代麗麗 白斌 董大偉 張彥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