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 促進高品質發展 副中心2024年實施435個重大項目

日期:2024-02-28 08:3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促進高品質發展 副中心今年實施435個重大項目

圖為俯瞰運河商務區。

圖為俯瞰運河商務區。(白繼開 攝

  2024年,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全年共安排43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預計6658億元、2024年計劃完成投資1005億元,推動副中心由“生機勃發”邁向“高品質發展步伐加快”新階段。這是2月27日從城市副中心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上了解到的。

  連續4年保持千億投資規模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城市副中心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把握城市副中心戰略定位,開啟建設發展的宏偉新篇。從2020年起,副中心連續4年保持千億投資規模,位列全市第一梯隊。千億投資以重大項目為依託,搭建起副中心“四梁八柱”,綜合承載力全面提升,經濟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城市吸引力持續躍升。

  2024年,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高水準建設千年之城底座。全年副中心共安排435個項目。其中,231個基礎設施領域項目持續拓展城市框架,2024年力爭實現東六環入地改造、廠通路、環球影城北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完工,加快溫潮減河工程、軌道交通M101線一期工程、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建設進度,力促春明路、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先行啟動區等項目落地開工。

  76個民生改善領域項目中,2024年力爭實現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路縣故城遺址工程等完工,加快首兒所通州院區、人大通州新校區、北苑家園中心、體育場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進度,力促工人文化宮、北京第一實驗中學、文旅區幼兒園等項目落地開工。

  128個産業領域項目中,北規院業務綜合樓、臺湖圖書城提升改造等項目將實現完工,張灣環球奧萊小鎮、首旅總部、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等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同時還將力促海昌海洋公園、宋莊青年藝術家工坊等項目落地開工。

  推出50萬平方米新型産業空間

  2024年,通州區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我們將拿出10億元産業扶持資金,50億元産業引導基金,50萬平方米新型産業空間,從資金支援、空間供給、營商環境、人才服務等多維度,全方位助力企業在副中心行穩致遠,共用城市副中心發展紅利。”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介紹。

  《若干措施》分為6個部分,包含26條措施,主要圍繞産業集群化、創新化、生態化、空間、人才、金融保障等方面。其中,對新增産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的70%給予扶持,對存量産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增量部分的70%給予扶持,對産業孵化平臺給予連續三年每年最高1000萬元支援並提供低成本産業空間。

  築巢廣納精英人才,副中心人才政策也已全面升級為“運河英才計劃”。通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學偉介紹,該計劃面向在副中心工作或有意來副中心創業的人才群體,按照運河傑出人才、運河領軍人才、運河青年人才分層次予以認定,在資金獎勵、引進落戶、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方面精準給予支援。

  11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

  會上,360科技、軟通動力、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三隻羊(北京)、阿里巴巴文化娛樂與通州區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通州區簽署了科技創新促進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合作協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與通州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CTO劉會福介紹,根據合作協議,軟通動力將與通州區緊密合作,共同建設京津冀信創小鎮,包括全國智慧製造基地及軟體開發總部、産教訓融合基地等。圍繞新質生産力、網路安全、京津冀協同等創新要求,企業以構建軟硬一體、開放協同的專業型園區為抓手,發揮軟通動力企業帶動效應,形成自身産業生態,帶動京津冀産業鏈協同發展。

  此外,會上還啟動了城市副中心企業高品質發展聯合會,揭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城市副中心ESG綠色金融聯盟。城市副中心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成渝、閩三角、北歐等地區的代表性機構合作成立“投資副中心合作夥伴聯盟”。(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