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協舉辦“科技為光·典讚時刻”科學跨年活動

日期:2024-02-04 16:22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分享:
字號:        

  為展示首都科技工作者奮進新時代風采,營造首都科技創新良好氛圍,2月2日下午,由市科協主辦的“2023·典讚時刻”跨年活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順利開展。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韓耕,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龐曉東,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丁勇等相關領導、專家以及市綱要辦成員單位、各區科協,市屬學會、基金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科技館之城成員單位代表等近500人參加活動。活動採用圖片直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線上觀看人數突破5萬人次。

  本次活動是北京市科協“2024科學跨年”系列活動之一,以“科技為光·典讚時刻”為主題,以禮讚首都各行業科技工作者,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核心,由“傳承”“使命”“未來”三個篇章組成,邀請首都科技工作者講述投身科技創新的感人故事,展現科技在首都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在《新時代大先生之盛名》主題演講中表示,科學界的“大先生”在於科研之精深,在於科普之廣達,在於信仰之純粹,在於心中之國家,只有兼顧科研和科學普及、科學教育,才能當得起新時代大先生之盛名。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首屆“北京市先進科技工作者”、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姚裕貴在演講《量子人生 追光而行》中講述了團隊多年來探索量子世界奧秘的經歷,認為在科研道路上,傳承尤為重要。

  北京郵電大學交換與智慧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産業特派員代表李靜林以《從自動到自主——打造未來的智慧數字基座》為主題進行演講,他介紹了自己在“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中與企業攜手攻克難關的故事,表示針對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是産業特派員的工作價值所在。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李久林在演講《用熱愛書寫“雙奧”傳奇》中詳細介紹了團隊建設“雙奧”場館的經歷,表示從被“卡脖子”到超越國際標準的過程越艱難,團隊的意志力越堅定,因為每攻克一個難關,就意味着中國建造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在演講《麋鹿的前世今生》中講述了麋鹿的百年漂泊歷程,他認為麋鹿的成功保護不僅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了中國樣板,更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真實寫照。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綜合部主任、2023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獲獎代表周虹在演講《鶴舞長江——大壩體溫智慧控》中以擬人化的口吻,介紹了白鶴灘大壩智慧溫控系統的應用,一句“我是中國智造,我叫白鶴灘!”令人印象深刻。

  活動現場還發佈了“典讚時刻·2023首都科普”年度榜單和北京市科協2023首都學術十佳影響力學術會議,科技工作者代錶帶來的合唱《因為信仰》、朗誦《未來》和民樂演奏等表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收穫陣陣掌聲。

  本次活動節目均由科技工作者自編自創,展現了首都科技工作者薪火相傳、接續奮鬥的精神風貌,彰顯了北京科技資源聚集、創新主體活躍的獨特優勢,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營造了熱烈氛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