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邁上新臺階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2023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大新聞

日期:2024-01-19 09:4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分重要的一年。

  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品質建設、高水準管理、高品質疏解發展並舉。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京津冀多點發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取得顯著成效。

  本報全面梳理2023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大事,採訪北京市京津冀協同辦相關負責人,盤點出2023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大新聞。

京雄高速全線通車。

京雄高速全線通車。

  1 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京舉行

  7月7日下午,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京舉行,三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共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良策,共商“攜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之舉。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攜手邁上新臺階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全面總結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成效和經驗,深入分析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新使命、新任務,統籌部署未來三年三地共同推進的協同發展重點工作,並確定2023年的重點任務。

  2 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掛牌成立

  7月2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聯合組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在市發展改革委掛牌成立。

  京津冀按照三省市黨政主要領導達成的共識,由北京市京津冀協同辦牽頭,天津市、河北省抽調精幹力量,在市發展改革委集中辦公。京津冀聯合辦的主要職責是聚焦跨區域、跨領域重點事項,推動落實三省市層面協同機制確定的工作任務,協調督促各專題工作組具體任務落地實施。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常鳴 攝

  3 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區全部開工

  11月,首批疏解的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雄安校區集中開工動員會在雄安新區召開,標誌着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4所高校雄安校區全部開工建設。

  4所高校雄安校區開工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高品質建設雄安新區的重要成果。4所高校均為教育部直屬、“雙一流”建設高校,雄安校區主要位於雄安新區起步區第五組團北部,雄安校區的建設將顯著提升學校辦學條件,為學校在更高起點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所高校在雄安紮根,將為雄安新區高標準高品質建設發展提供高水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北京支援建設的雄安宣武醫院開診。

北京支援建設的雄安宣武醫院開診。

  4 北京支援雄安建設的“三校一院”開學、開診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掛牌運營

  9月,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建設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雄安史家衚同小學、雄安北海幼兒園,陸續開學開園,迎來首批新生。10月16日,雄安宣武醫院開診試運作,北京市全力支援雄安新區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和綜合承載能力取得顯著成效。

  8月30日,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掛牌運營,30余家創新型企業簽約入駐,科技園將重點圍繞空天資訊、智慧網聯、信創、人工智慧等細分領域,集聚創新型企業入駐。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外景。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外景。

  5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正式開放

  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開放儀式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行,標誌着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築規模約30萬平方米,配套共用設施建築規模約30萬平方米,開放後將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和城市品質,滿足市民的多樣化文化需求。

通州區與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現場。

通州區與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現場。

  6 北京通州與廊坊北三縣新簽50個項目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理事會、執委會實體化運作

  9月19日,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在大廠回族自治縣舉辦。會上簽約合作項目共50個,意向投資額約426.81億元,涉及産業、交通、公共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2019年以來,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已連續舉辦五屆,累計簽約項目210余個,意向投資額超1500億元。除了持續搭建合作平臺,京冀有關方面還加強日常調度和協調推進,持續開展營商環境交流互鑒,加快落實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1+5”合作框架協議,服務保障簽約項目落地實施,一批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當年建成投産。

  9月22日,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揭牌儀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舉行,標誌着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邁出新的重要一步。執委會成立後,將主要負責研究擬訂制度規則、重點規劃、工作要點、支援政策、改革事項、重大項目等,協調各方面推進落實。12月,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執委會第一次全體會召開,研究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

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中國中化和中國華能(右)總部項目加快建設。中化總部基地001大廈結構高度150米,投用後將成為雄安新區最高地標建築。

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中國中化和中國華能(右)總部項目加快建設。中化總部基地001大廈結構高度150米,投用後將成為雄安新區最高地標建築。

  7 2023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在京舉辦

  11月29日,2023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發佈了“五群六鏈五廊”的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新圖景。“五群”是指積體電路、網路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産業集群;“六鏈”是指氫能、生物醫藥、網路安全和工業網際網路、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機器人等産業鏈;“五廊”是指京津新一代資訊技術、京保石新能源裝備、京唐秦機器人、京張承綠色算力和綠色能源、京雄空天資訊等産業廊道。大會達成意向簽約項目約152個,意向投資額超千億元,項目覆蓋五大産業集群和六大産業鏈。

  8 京津冀全面啟動水毀工程修復工作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響的北京、天津、河北,已全面啟動水毀工程修復工作。12月,國務院批復《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災後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能力規劃》。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原則,加快實施海河水系防洪減災系統提升工程,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和蓄滯洪區建設,加密重點區域氣象監測網路,完善城市排水防澇設施。

  9 津興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京雄高速全線貫通

  “軌道上的京津冀”又添新成員。12月18日,天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津興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形成京津間四條高鐵通道的格局。

  12月28日,京雄高速北京五環至六環段正式通車。至此,京雄高速全線貫通運營,北京到雄安1小時內通達。

  10 京津冀三地共推社保卡“一卡通”建設

  12月26日,京津冀三地在石家莊簽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京津冀“一卡通”建設,加快實現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線上線下場景融合發展。通過《框架協議》,三地建立共商共建機制、聯席會議機制、資訊共用機制,將共同編制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的整體規劃、數據標準、介面規範、場景任務等標準規範,共同落實三省市人大的“一卡通”協同立法規劃,共同編制京津冀“一卡通”應用統一目錄清單,構建“一卡通”數據共用體系和安全防護體系,推進三地用卡數據共用,確保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韓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