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12368熱線“一號響應”,在“每月一題”工作上下大功夫……近兩年,北京法院緊扣北京市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與市委深改委“接訴即辦”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深度參與“每月一題”專項治理,促進了集中供熱、健身設施建設與管理、養老機構監管等重點民生問題的解決。
問診開方 化解集中供暖糾紛
2023年11月2日供暖季前夕,大興法院與舊宮鎮政府聯合召開供熱糾紛訴源治理調研座談會,研討如何提高供熱服務品質、化解矛盾糾紛。
北京今日玉林熱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孟女士在會上吐露難處:“我們一直在努力提升服務品質,但總有一些業主不滿意,動不動就打12345。”居民代表卻認為:“業主要求並不高,出現個別暖氣不熱,如果能快速處理並做好解釋工作,業主都能理解。”談及此處,法官一針見血指出癥結:“問題正是出在溝通上。其實,起訴到法院的案件中很多都是因為溝通不暢引發的矛盾。”
這些年,大興區因集中供暖引發的矛盾糾紛不斷,訴諸法院的案件量也呈上升趨勢。2023年,大興法院積極參與接訴即辦“每月一題”集中供熱問題的專題調研,今日玉林公司服務的供暖項目便是調研組關注的多個項目之一。
調研座談會後,大興法院向今日玉林公司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其事前做好提示、事中快速處置、事後回訪記錄,特別是做好極端天氣的提前預警和科學應對。該公司積極改進工作方法,針對降雪降溫天氣提前應對,得到小區業主的認可。在後來召開的大興區供暖季供熱首周問題通報部署會上,今日玉林公司反饋良好。截至目前,該公司的投訴工單同比下降70%,受到了業務主管部門的表揚。
大興法院“問診開方”,涉事企業供暖投訴下降明顯。北京法院積極參與“每月一題”選題、破題、解題,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解決重點民生問題,效果初步顯現。
室外健身器材有了“二維碼”
“現在公園的健身器材上都貼着‘二維碼’,打開手機一掃,就能實現器材故障一鍵報修,細節感人!”家住平谷區的李阿姨最近戶外鍛煉時留意到這一貼心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小小“二維碼”關乎大民生。其實,自2022年開始,北京市體育局已在全市開展起室外公共健身器材“一鍵報修”工作,陸續給健身器材加裝了“二維碼”標牌。
這一細微改變的背後也有北京法院的努力。2022年,12345熱線總計收到市民關於公共健身設施的投訴建議工單8509件,其中76%是反映設施維修問題的,24%則建議增設健身設施。社區健身設施相關問題連續兩年被市委深改委“接訴即辦”改革專項小組列入需着力解決的重點民生訴求問題。
平谷法院服務保障“每月一題”專項治理,專門申報了“健身設施建設與管理問題”課題,由院長帶領青年幹警組成專項課題組進行深度調研。調研過程中,平谷法院了解到,與一般經屬地政府、公園管理單位向體育主管部門申請配建不同,個別新建社區的健身設施是開發商自行購置安裝的,這類健身設施沒有履行備案手續,導致監管盲區,體育主管部門難以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加之沒有經過正規驗收程式,一些健身設施並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存在安全風險。
上述問題並非個例。經過實地走訪調研,梳理分析全國法院近五年審理的涉公共健身設施糾紛,2023年平谷法院撰寫了調研報告,並向北京市體育局發送司法建議。北京市體育局高度重視,加大了室外健身器材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力度,如今部分市民已經感受到了變化。
司法機關“把脈問診”,司法建議“開出良方”,既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又助力提升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水準,生動詮釋了以能動司法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與擔當。
兩年形成各類司法成果41項
2023年下半年,朝陽法院參與“每月一題”養老機構監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形成《涉養老機構民事訴訟案件審判白皮書》。《白皮書》發佈後,經行業協會組織座談、培訓,朝陽區養老機構服務規範化水準明顯提升:有養老機構規範了老人入院評估及健康檔案管理制度;還有養老機構提高了公共區域監控錄影覆蓋率,延長了錄影留存時間。
針對訴訟高發領域、新類型複雜社會治理問題,兩年來,北京法院積極進行分析研判和法律評估,報送選題建議報告,並附上相關司法建議書、調研報告、審判白皮書等材料,為年度“每月一題”選題工作建言獻策。
2022年、2023年北京法院共報送選題建議22個,其中一中院、朝陽法院、豐臺法院關於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物業服務規範管理、體育行業預付式消費治理的選題建議,被2024年“每月一題”吸收採納。同時,北京法院緊扣“每月一題”,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物業服務不規範、消防疏散通道不暢、集中供熱、犬類管理等12個具體問題開展專項調研,兩年形成司法建議、審判白皮書、調研報告等各類成果41項,為相關部門解決問題、優化完善治理體制機制提供了對策建議。(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