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28號線迎來新進展 京廣橋站首幅超深地下連續墻澆築完成

日期:2024-01-06 09:2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新年伊始,地鐵28號線施工迎來新進展!1月4日,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北京軌道交通28號線(原CBD線)京廣橋站首幅地下連續墻順利澆築,標誌着該站正式進入主體圍護結構施工階段。

  65米鋼筋籠壯觀“入地”

  東三環京廣橋路口東側,車水馬龍的朝陽路中央圍出了一片狹長的施工區域,這裡便是正在施工中的地鐵28號線京廣橋站。走進場地內,兩台吊車長長的“臂膀”伸向天空,成槽機、挖掘機等機械設備相互配合,在地面上挖出了一道深槽。

  地鐵站開挖前,需要先在最週邊建設一道地下連續墻,這堵墻可以在車站施工中起到支護、防滲、擋土的作用。一般地鐵站施工中,地下連續墻深度為30米至40米,而京廣橋站的地下連續墻深度則達到了65米,屬於北京地區超深地下連續墻,在北京地鐵的建設史上還沒有先例可循。

  1月4日凌晨,在兩台履帶吊車的配合下,一節40余米高的鋼筋籠被緩慢地從地面吊起,經過角度調整,原本平躺的鋼筋籠逐漸立了起來,仿佛一面高墻垂直於地面,場面頗為壯觀。經過對位等一系列操作後,鋼筋籠成功入槽。“鋼筋籠分為兩節,總重約100噸,除了這節,還有一節20余米的鋼筋籠。兩節鋼筋籠入槽後,將進行套筒連接、焊接,合二為一。”項目副總工程師寧義偉介紹。

  凌晨5點,隨着450立方米的水下混凝土順利灌注,首幅地下連續墻順利澆築完成。“京廣橋站地下連續墻共計97幅,預計每幅連續墻的施工周期約為6天。”寧義偉説。

  極致壓縮施工空間減少佔路

  京廣橋站是地鐵28號線、22號線、10號線三線換乘車站,車站長255米,寬24米。車站建設規模大、周期長,工程風險高,是地鐵28號線控制性節點工程。

  京廣橋站位於北京CBD核心區內,地面人流量和車流量都很大,涉及朝陽路、東三環中路兩條城市道路,只能在夜間作業,材料運輸及施工機械也需要分時段管制。面臨施工時間受限、前期工作難度大等多重困難。

  最大的難題是場地狹小。“場地局部只有19米寬,可現場組裝的鋼筋籠就有6米至8米寬,履帶吊車寬10米。這麼窄的空間裏,要容納下所有施工機械設備,還要留出吊車活動的空間,已經是無法再壓縮的寬度了。”寧義偉説。

  施工空間的極致壓縮,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地面道路的佔用。入場以來,項目團隊多次與相關單位協調溝通,召開現場推進會,制定切合實際的交通導改方案,於2023年11月順利完成京廣橋站一期交通導改工作。經過交通導改,朝陽路車道數並沒有減少,大大減小了施工對於周邊交通的影響。

  1公里1站創造軌道路網最小站間距

  根據規劃,28號線全線將分期實施建設。近期線路由東大橋至廣渠東路,全長8.877公里,均為地下線,設車站9座。其中,換乘車站多達5座,分別為:東大橋站、京廣橋站、光華路站、大望路站、大郊亭站。

  地鐵28號線平均站間距約1公里,為全市軌道交通網最小平均站間距,串聯了CBD區域的大部分主要辦公區、城市居住區和重點功能區。項目建成後,將打通地區連接,加密交通線網,進一步優化北京軌道交通供給,同時推動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集約高效、融合發展。

  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後,將在上方搭起一層蓋板,屆時朝陽路的車流仍然可以在蓋板上川流不息地駛過,而在蓋板下,工人們仍在徹夜不停地繼續着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在古老北京城的地下,地鐵一直在建設,從一條線到一張網,城市的活力也隨着地下巨龍的延伸不斷被煥發。(李博 韓特 劉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