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和外國人在京投資、就業越來越便利。北京市積極推進落實《支援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在服務業重點行業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外資金融機構來京投資,專業技能人才在京發展。
“北京速度”服務外資准入
北京“兩區”建設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優質外資金融機構來京發展,多個“首家”“首個”標誌性項目落地。近日,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馬保險經紀”)獲得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是北京金融領域“兩區”建設的重要成果。
在三元橋的一座寫字樓內,不久前剛獲得業務許可的寶馬保險經紀公司一片繁忙景象。寶馬保險經紀運營管理負責人施雯的議程表列得滿滿當當,合作洽談電話一個接一個。“從遞交申請書到最終審批只間隔了12個工作日,太高效了!”談起公司落地經歷,她由衷感慨。
2023年11月7日,由寶馬集團全資自有的專業保險經紀公司寶馬巴伐利亞商業代理有限公司(持股58%)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持股42%)共同出資,在京設立寶馬保險經紀。“北京外商投資政策非常契合寶馬在華投資企業的核心訴求,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北京支援外資的態度和決心。”施雯介紹。
外資准入的“北京速度”,離不開“兩區”建設金融領域工作機制保駕護航。在寶馬保險經紀公司申請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北京監管局邀請母公司高管來華當面溝通、直接交流;2022年工商註冊時,享受到“一站式”辦理服務;2023年申請保險經紀業務許可期間,又得到金融監管部門明確指引和悉心輔導。寶馬保險經紀公司籌備組對北京持續優化的金融營商環境讚嘆不已。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汽車産業保險業務潛力巨大。我們立足於北京,將得到長足和深遠的發展。”施雯對公司在京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外資企業獲准在京投資辦學
全面放開外商投資營利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是專業服務領域擴大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為落實這項舉措,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制定印發了《北京市營利性外商投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辦學管理辦法》,首次在全市範圍內允許外商單獨投資舉辦營利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通過放寬多項外資准入標準和要求,為外資投資本市職業培訓領域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和廣闊發展空間。
政策出臺以來,已有德勤公司、德國萊茵科斯特公司、拓撲國際教育公司三家外資企業在京投資辦學。
德勤公司投資開辦的德勤商務技能培訓(北京)有限公司,是該公司在亞太地區開辦的首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公司表示,早在2021年,德勤就有意投身北京職業技能培訓市場,但受當時政策所限,外商不能夠獨資舉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得知北京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放開外商投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後,德勤公司立即着手籌備申請職業技能培訓辦學許可。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懷柔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在德勤公司申請辦學許可的過程中提供了“管家式”服務。相關部門安排專人與德勤公司對接聯絡,多次主動到府提供辦學指引,及時解答疑問、積極響應訴求,同時協調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和其他監管單位共同解決辦學中遇到的困難;在審批流程上,採取告知承諾審批方式,審批時限由法定90天縮短到當場辦理。“在前期辦學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快遞寄送辦學申請材料,當天就為我們頒發了辦學許可。”這樣的效率讓德勤公司也不禁讚嘆。
下一步,本市將積極發揮政策支援引導作用,吸引更多國(境)外優質職業技能培訓資源來京辦學,打造一支能夠支撐産業轉型升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首都技能人才隊伍,為“兩區”建設強化人力資源支撐作用。
122項境外職業資格獲得認可
推動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是探索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評價機制,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的重要舉措。2023年,北京市發佈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3.0版),將認可的境外職業資格拓展至122項,並篩選出7項“高含金量”境外職業資格形成急需緊缺目錄。對境外取得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按照目錄範圍認可其職業能力,並允許在京創業就業。持有目錄內境外職業資格人員,在辦理外國人工作許可、出入境、工作居住證以及職稱對應、境外從業經歷認可、綜合支援保障等6方面可享受便利服務。目錄還專設了急需緊缺清單,包括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等7項“高含金量”境外職業資格。
2024年45歲的楊多娜多年前就獲得了ACCA證書。ACCA在國內也被稱為“國際註冊會計師”,在國際上認可度很高。雖然擁有這項在業內舉足輕重的證書,但由於這是一項境外職業資格,在國內遇到評職稱、辦理外國人工作許可等業務時,似乎並不是那麼“好使”。楊多娜當時在一家南韓銀行的北京分行工作多年,一直苦於沒能評上副高職稱。2022年,她得知北京市公佈了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符合條件的人員可直接對應相應系列(專業)的副高級職稱,並可作為申報正高級職稱的條件。她所持的ACCA證書正在這個目錄當中。於是,沒有經過職稱申報和評審,就憑這張ACCA證書,楊多娜直接獲得了副高職稱。“我聽説這個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的優惠政策還不只是職稱認定,在工作居住證辦理、人才引進等方面都有支援政策。”
政策實施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境外職業資格查詢驗證服務平臺訪問量近37萬人次,為931家境內企業提供2344人次的查驗服務,共引進和評價192名專業人才。該目錄被評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形成了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的“北京模式”,向世界釋放了北京歡迎國際專業人才的“重要信號”。(代麗麗 潘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