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3 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年

日期:2023-12-31 14:47    來源:北京市商務局

分享:
字號:        

  2023年,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遵循,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為導向,按照商務部“消費提振年”工作要求,堅持統籌國內與國際、供給與需求、實物與服務、傳統與新型、規模與品質、市場與政府“六對關係”,以“五個清單”為抓手深入實施“十大專項行動”,高品質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力實現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穩中有升。

  1-11月全市市場總消費同比增長9.4%,服務消費佔總消費比重達55%,社零總額、網路零售額增速較年初恢復速度均快於全國。

  一、高位部署高點謀劃,統籌合力不斷增強

  2023年以來,北京夯實“高位部署、高頻調度、協同聯動”工作體系,依託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委財經委員會、領導小組全體會等市級會議專項部署消費工作40余次。對標商務部五大維度72項評估指標,持續優化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統計監測評價指標體系。聯合北京工商大學發起“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智庫”,構築培育建設工作智慧輔助體系。

  二、商業設施加快補齊,實體消費穩步恢復

  落實全市商業消費空間佈局專項規劃,加快構建“國際消費體驗區、城市消費中心、地區活力消費圈和社區便民生活圈”四級商業消費空間結構。全年新開大型商業設施240萬平方米,完成崇文門等15個傳統商圈改造提升任務,新落地西三旗萬象匯、麗澤16號、五棵松萬達等項目均衡全市商業設施佈局。紮實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列為全年民生實事任務的82個便民生活圈已全部完成。1-11月,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達到22億人次,同比增長19.1%。

  三、優質資源加快集聚,品牌供給不斷完善

  圍繞首店、老字號和新消費三個領域不斷完善首都消費品牌矩陣。首店方面,持續繁榮首店首發經濟,1—11月新落地品牌首店864家,首店總數超3600家。老字號方面,新認定第八批北京老字號15家,老字號總數達244家,年銷售收入近1800億,實現“九成觸網、七成直播”。新消費品牌方面,形成300余家新消費品牌企業庫,領跑智慧科技和國潮玩具本土品牌賽道。

  四、大宗消費綠色升級,數字消費創新迭代

  出臺新能源車置換補貼政策,直接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60億元,帶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消費分別增長12%、43.8%。出臺規範二手車經營政策,二手車經銷自行開票企業上升至249家,開票金額38.39億元。聯動百餘家家居企業開展家居煥新節,“京彩·綠色”消費券核銷100萬張,帶動綠色智慧商品銷售超50億元。認定潘家園、新發地等首批“北京市特色直播電商基地”13家,頭部企業交易額佔全國直播電商比重過半,累計培育3批15家跨境電商産業園,落地跨境電商體驗店10家。

  五、服務消費高速增長,融合消費優勢凸顯

  加速轉化服務消費資源優勢,1-11月服務消費同比增長13.7%。累計評選北京網紅打卡地300個,“北京禮物”達922件。依託“雙奧之城”優勢,持續引進國際體育賽事52項,開展射箭公開賽等新興賽事500余場。新佈局國際學校24所。網際網路醫院數量達62家。成功舉辦服貿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京港洽談會等重大展會活動。積極順應居民消費由單純購物消費向沉浸式、場景化、個性化消費轉型升級,研究制定促進融合消費支援政策,加快項目場景佈局。

  六、消費環境不斷優化,消費體驗持續提升

  推動優化消費營商環境51項任務全部完成,創新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大型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活動辦理時限壓縮超80%。40個行業“一業一證”已全部上線。95%的旅游景區不再實行預約。出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及預收資金管理辦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定優化商業項目改造審批工作方案,啟動商業設施城市更新技術導則編制。

  2024年,商務部明確全年定位為“消費促進年”,同時也是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攻堅之年,機遇與挑戰並存。北京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堅持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營造城市消費新場景、培育本土消費新品牌、塑造服務消費新優勢、完善消費升級新環境”協同發力,高品質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帶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進一步發揮消費對首都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