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領航 打造産業高地 2025年北京信創産業規模將破千億

日期:2023-12-24 09:4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佈《關於打造國家信創産業高地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本市將在全國率先建成技術領先、企業集聚、方案突出、服務完備的信創産業高品質發展體系,打造100個信創應用場景,集聚400家信創企業,引培萬名産業人才,信創産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新興技術基於自主“底座”發展

  半個多月前,新一代通用處理器龍芯3A6000發佈,標誌着國産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産品性能上均達到新高度。

  外界期待的是,龍芯3A6000採用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打破Wintel和AA這兩大國外廠商主導的、基於指令集及晶片設計的生態體系。“龍架構已建成與X86、ARM並列的Linux基礎軟體體系,並得到與指令系統相關的主要國際軟體開源社區的支援。”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介紹。

  這樣的技術突破仍在繼續。《行動方案》在技術創新、産業發展、平臺建設、服務保障等方面實施七大行動,其中第一項便是“技術創新領航行動”。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面向新型指令集架構、CPU、下一代作業系統、分佈式數據庫、雲原生自主引擎等關鍵核心技術,引導頭部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攻關和産業化應用;鼓勵領軍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企業、行業用戶和高校院所構建創新聯合體,圍繞關鍵技術環節以及行業信創應用共性問題,協同推進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重點行業共性技術水準和標誌性産品品質將大幅提升,主體活躍、協同共用、快速迭代的開源創新模式基本形成,基於自主技術底座的新興技術快速發展,累計推出不少於60個優秀信創産品,培育不少於10個優質開源項目。

  網路安全産業佈局京津冀

  作為信創産業的重要版圖,國産作業系統正在加速裝入越來越多行業的電腦中,由“能用”走向“好用”。

  “生態是作業系統最寬闊的護城河,打造生態要比單獨某項技術的突破要好得多、強得多。”統信軟體總經理劉聞歡介紹,統信UOS軟硬體生態適配數突破500萬,原生應用增長300%,與全球超過1萬家合作夥伴從單方面的産品適配、相容走向技術共創、生態共用的“雙向奔赴”。

  正是這樣的積累助力北京信創産業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信創主導産業産品服務供給能力將大幅提升,集聚400家高創新性、高成長性、強競爭力的信創企業,引培萬名專業化、多層次的信創人才,形成創新實力強勁、産業鏈條完整、産業生態完善的千億級信創産業集群。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築牢信創主導産業基礎,進一步發揮四梁八柱企業引領作用,持續做大做強基礎軟體、基礎硬體、應用軟體、數字安全等主導産業,着力提升CPU、作業系統、開發編譯測試工具鏈等核心産品性能,強化産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京津冀網路安全産業集群協同發展。

  170萬平方米智慧園區將建成

  産業發展需要空間支撐。北京經開區通明湖畔,規模超百萬平方米的國家信創園一期正在崛起,未來這裡將形成包括積體電路設計園、軟體産業園、網路安全園、新型計算園、新型通信園、數據産業園在內的“一體多園”産業格局,構建鏈條完整、生態完善、體系完備的特色科創生態。

  不僅如此,到2025年,本市將高水準建成170萬平方米智慧園區,打造通達便捷、配套齊全、宜業宜居的“花園式”園區。方案提出,打造藍綠交織公園新城,出臺環通明湖城市提升方案,充分激活通明湖濱湖空間,構建綠色低碳城市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內外將是更懂年輕人的青年友好型城區。未來將完善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組織青年創業沙龍,打造青年社交平臺,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提升商務會展、餐飲住宿等商業配套品質,補充咖啡館、音樂酒吧、主題餐廳等休閒空間,打造“24小時青年社區”,增加園區周邊地鐵接駁班車頻次,優化區域慢行系統,打造“15分鐘生活圈、半小時工作圈、1小時服務圈”交通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也將推進准入準營便利化改革,聚焦企業高頻辦事需求,新增涉外服務、開闢道口等一批“一件事”整合服務場景;深化“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改革,推動高頻許可證全覆蓋,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免費提供註冊地址;推動數據共用和“全程網辦”,實現支援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相關負責人説,未來將加快推動《行動方案》落實,通過一系列工作的開展,突破“新技術”、推出“好産品”、賦能“新領域”、營造“優服務”。(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