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為健全現代金融體系提供法治保障

日期:2023-11-13 17:57    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號:        

  11月10日,2023北京金融街論壇年會“法治協同與金融治理”平行論壇舉辦。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出席,並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健全現代金融體系提供法治保障”為題作交流發言,介紹全市司法行政機關在金融治理中的作用。

  優化制度供給,促進金融服務業健康發展

  市司法局立足地方事權,在諸多地方立法項目中對推行普惠金融、創新金融服務作出制度安排,包括:通過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地方立法,應對“三農”、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依託“兩區”和外商投資立法,明確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穩定和引領在京投資信心;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提出開展資金存管業務,打造了新的應用場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引領本市動産擔保登記改革、完善股東名冊託管登記機制,為市場主體獲得金融服務提供清晰透明的制度支撐。

  市司法局將依據國家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規範金融服務應用場景、暢通資本要素流通提供制度保障,發揮法律穩預期、利長遠的底線作用,為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供保障。

  深化地方金融執法監管,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安全穩定

  通過《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明確地方金融監管的監管對象,將地方金融監管納入行政執法資訊服務平臺統一管理,動態掌握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執法過程,推動有關部門嚴格依法發揮地方金融監管職責。

  市司法局將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為明確地方監管職責邊界、提升監管質效、優化地方監管跨部門跨區域協調機制的頂層設計、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妥善處理金融風險提供保障,積極維護地方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穩定。

  推進法律服務業開放發展,提升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當前,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需要高水準、現代化的金融服務和法律服務提供支撐。近年來,市司法局強化法律服務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着力培育高端法律服務人才,為資本市場、全球並購、外商投資等提供仲裁、律師、公證服務,積極打造與開放型世界經濟相匹配的法律服務資源匯聚地、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優選地。

  市司法局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擴大法律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參與法律服務跨境貿易開放;支援仲裁機構完善國際化的仲裁規則及程式規範,不斷完善與國際接軌的仲裁法律制度,積極推動國際仲裁中心建設;計劃用三年時間,選拔培養百名涉外法治人才,為首都涉外法治建設、服務企業“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援。同時,與金融行業一道,為金融、法律行業高水準對外開放培育金融+法治的複合型人才,提升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強化金融法治教育,有效防範預警金融風險

  全民守法是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和水準的重要環節。市司法局承擔依法治市普法領導小組職責,推動“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依託各級各類宣傳陣地、創新宣傳載體,廣泛開展打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防範金融風險的專項金融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政府、市場和公眾的法治素養。

  市司法局將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學習遵守金融監管法律法規,着力提高金融監管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能力;組織群眾性金融普法守法宣傳,進一步增強群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和法治觀念。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