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首都地區“中國好人”的引領帶動作用,以閱讀助力文化振興,書香賦能社會高品質發展,9月21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主辦的“文化鄉情 閱見美好”——讚榜樣、做好人、讀好書系列宣傳活動,在十月文學院舉辦。“中國好人”和“北京榜樣”人物代表、文化界人士、主辦方領導、各區負責相關工作的領導等出席活動。
活動分為“造炬成陽、生生不息、耕讀傳家”三大篇章,通過圍爐書話、故事分享、名篇誦讀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好人”“北京榜樣”的奉獻精神、閱讀感悟等,引導廣大群眾學榜樣、做好人、讀好書,從閱讀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書寫更加精彩的奮鬥篇章。
微光聚能 造炬成陽
茅盾文學獎獲獎者喬葉以獲獎作品《寶水》為引,講述讀書對於激發創作靈感的重要性,並圍繞主題分享讀書與學習榜樣精神、傳承榜樣力量間的相輔相成,為觀眾傳遞奮進力量。2022年“北京榜樣”孫秀敏通過閱讀大量書籍、資料,盤活響水湖地區特色資源,創辦了長城紅館,為前來的游客講解紅色歷史故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2021年“中國好人”羅其花將紮根深山十余載,帶領農戶深耕養蜂事業,將所學播撒在大地上,彰顯榜樣人物的使命擔當。北京廣播電視台主持人鄭堯和青年誦讀愛好者分別誦讀《初心》及《生生之軸》,向那些堅固信仰、堅定信念不動搖,為祖國發展不斷拼搏砥礪前行的先行者致敬,讓榜樣精神代代相傳。
好人精神 生生不息
在閱讀中凝心鑄魂,在奮鬥中譜寫新篇。《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闡述了閱讀之於社會進步、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2023年“北京榜樣”、北京老舍文學院副院長周敏,從兒童文學的角度,淺述閱讀對於塑造青少年精神品格和未來人格的重要意義,希望孩子們伴隨閱讀豐盈生命,健康成長。
現場觀眾還積極與三位文學創作者交流探討,如何在生活中踐行“好讀書、讀好書”理念,氣氛熱烈。大學生和青少年用清澈嘹亮的聲音,通過“誦讀+演唱”的形式獻上一首《山河星光》,以奮鬥之姿彰顯新時代年輕人的作為。
詩書繼世 耕讀傳家
為鼓勵廣大市民群眾積極養成讀書習慣,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社會風尚,主辦方領導為好人和榜樣代表贈送上精美的書籍,希望他們用榜樣精神點亮文明之光,帶領全民在閱讀中樹立崇高理想,在書香中涵養浩然之氣。
伴隨着觀眾高漲的熱情,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在“文明北京”微網志微信視頻號、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青年報客戶端、“京廣傳媒文化機構”官方微網志等多平臺進行直播。隨後,活動將線上線下並行,在“文明北京”微信、微網志開展“21天讀書打卡活動”,激發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內生動力,讓整個社會文明不斷拾級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