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賦能新文旅 創意引領新消費 文旅服務專題三大亮點呈現活力北京
8月29日晚,游客在法海寺壁畫藝術館跟着數字“放大鏡”,看國寶壁畫真跡“活”起來、“潮”起來。( 吳鏑 攝)
9月2日,2023年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將在首鋼園1、2號館精彩亮相。圍繞“科技賦能新文旅,創意引領新消費”展覽主題,817家企業將前往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47家。同時,還將舉辦文藝演出、講座沙龍、互動體驗等現場活動近200場,展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最新成就和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生動實踐。這是8月30日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廣電局、市文物局等聯合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
新融合新場景呈現發展成果
2023年的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呈現出三大亮點。其中,新融合、新場景,呈現首都文化産業發展的輝煌。作為歷年來格外受觀眾歡迎的專題展區,文化科技融合展示項目多、數字化體驗豐富依然是本屆文旅服務專題的突出特點。
主展區“最美中軸線”系列展陳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邀請藍色游標、鯨世科技、騰訊、京東方、歌華傳媒、21世紀空間技術應用、首都博物館等眾多業界頂流企業聯合打造沉浸式多場景體驗空間。在這裡,壯美中軸、元宇宙中軸和四季中軸三大場景,通過裸眼3D、衛星遙感、數字孿生、雲渲染等技術手段共同完成有關中軸線的宏大敘事。還有國家級非遺項目葉畫傳承人精心創作的中軸古韻時光葉畫、可定制個人專屬有聲明信片的中軸聲音郵筒、數字三維復原的通州古城交互項目以及電影工業級畫質視頻《圓明四時景》,展示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各種可能。
豐富場景來自首都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北京積極構建1+N+X文化産業政策體系,推動“文化+”融合發展,聚焦文化産業園區高品質發展,積極培育優質文化企業,取得顯著成效。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4509.2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1%,居於全國首位。2023年上半年,全市文化産業實現收入9535.3億元,同比增長14.8%,保持持續增長;全市文化新業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20.8億元,同比增長19.2%,佔全市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8.8%,同比提高兩個百分點。
新精品新業態引領文化消費
文旅服務專題的新精品、新業態,展示出文化消費的新精彩。
文化精品是文旅服務專題的重要展示主題。從“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到今夏火爆市場的電影《長安三萬里》互動展示等,均可看出北京堅持首善標準,把“大戲看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要內容,在精品創作生産上實現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2022年,北京文化産業的內容創作生産領域收入達4801.2億元,同比增長17.2%;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722.9億元,同比增長33.1%。北京誕生的文藝精品中,已有10部榮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連續四屆摘得“文華大獎”。北京的廣播電視網路視聽作品數量穩居全國第一。京産電影包攬國産影片票房前十名,實現累計票房474億元。
文化消費新業態也在文旅服務專題精彩呈現。“演藝之都”建設正注入新活力,北京鼓勵傳統劇場、主題公園、園區街區、文化文物單位、商業綜合體等活化空間利用、豐富演出形式,發展體驗、互動、沉浸式演藝項目。如今,東城、西城、朝陽、通州區都在開展“演藝新空間”試點。展覽上,人們可以看到天橋藝術中心《貓神在故宮》、開心麻花沉浸式演藝會客廳等演藝新空間的沉浸場景。
34家北京地區博物館和15家博物館文創服務企業將展出博物館文創産品。各大公園攜公園禮物以及“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展等公園內的文化消費新場景亮相。
新故事新傳播展示最美北京
文旅服務專題還將通過新故事、新傳播,再次驗證“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
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炫彩世界——第八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動”,邀請30余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駐華使館和機構開展交流活動。各國將帶來特色文化表演盛宴,參展國家駐華大使也將親臨展館與觀眾交流。
《瞰北京》《京之軸》《愛上北京100個理由》等眾多對外傳播精品也將亮相文旅服務專題,通過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展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