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重建一線青年黨員顯擔當

日期:2023-08-21 09:1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救災重建一線青年黨員顯擔當

  面對災難的考驗,廣大青年在黨旗的指引下,臨危不懼、衝鋒在前。在救災和重建一線,青年黨員挺膺擔當,有的人冒着危險探明生命通道,有的人參加青年突擊隊重建家園,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錚錚誓言。

  “我是青年黨員,我報名!”突如其來的山洪,造成門頭溝區齋堂鎮對外通訊、交通臨時中斷。時間就是生命,為了能夠儘快探明生命通道,為被困人員送去補給物資,齋堂鎮火速組建探路突擊隊,年輕的綜合行政執法隊員夏桐崢果斷報名。

  作為北京市惟一的純山區,門頭溝在這場罕見的特大暴雨中損失嚴重。家鄉受災,夏桐崢急得幾乎幾夜沒有合眼。8月3日凌晨,當得知鎮裏要組織突擊隊探路時,夏桐崢立刻主動請纓加入突擊隊。

  經過一夜緊張的準備,夏桐崢和隊友帶着兩車物資上路了。由於道路受水害損毀嚴重,突擊隊只能繞路迂迴進山。從西六環出發,突擊隊取道京禮高速、京藏高速,開車繞行200多公里從河北懷來進入門頭溝山區。一路上,突擊隊冒着危險,沿途經過塌方風險點、半幅路和危橋,歷時近10小時,才挺進齋堂鎮。

  距離鎮政府還有兩公里時,車輛過不去了。夏桐崢立即跳下車,步行到鎮政府送信。聽完夏桐崢的彙報,鎮黨委書記晉衛華馬上表示:兩車物資鎮裏一點不留,全部給沿線各村發下去。“只要第一車物資來了,就會有第二車、第三車!”

  帶着物資,夏桐崢和隊友再次上路。除了運送物資,短短4天時間裏,突擊隊還探明生命通道4條,為受災群眾帶來了希望。而夏桐崢自己的私家車,卻因為探路在王平鎮陷入深水中,不得不送去大修。“錢沒了可以再掙,車壞了可以再買,只要人沒事兒,剩下都好辦!”他説。

  “黃奕黃奕,調鏟車來東港村清淤!”“黃奕黃奕,馬上安排車輛到辛莊檢查站加油!”洪水剛退去,房山區河北鎮災後重建工作迅速啟動。作為鎮團委書記、青年突擊隊隊長,黃奕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現場的對講機中。

  災情發生後,河北鎮斷水斷電斷網,與各村失去聯繫。32歲的青年黨員黃奕主動擔負起打通生命線的責任。在步行與檀木港、東莊子村取得聯繫後,黃奕又憑一雙腳,走了6個小時與搶險隊伍會合,打通了河北鎮搶險救災的第一條通道。到8月2日下午,全鎮所有村、社區的主幹道全部疏通,保障了救援物資及時送達。來不及休息,黃奕又投入到重建家園和損失統計的緊張工作中。

  山洪爆發,道路崎嶇,大雨如注,寸步難行。早一分將山裏的資訊傳遞出去,就多一分信心和希望。在佛子莊鄉北峪村,36歲的“第一書記”、青年黨員屈衝花了4個多小時,沿着山路徒步20公里,硬是冒雨蹚出了一條生命通道。為了解決村民的用水用電問題,他緊急協調了充電寶、手電筒、速食麵、飲用水等物資,讓村民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洪水退去,生産生活一天天恢復。屈衝召集村兩委成員,幫助村民對受災房屋清淤、消殺,調集鏟車對上山道路進行清理。作為第一書記,他許下承諾:一定要讓鄉親們的生活好起來。

  在抗洪搶險、打通生命線、清淤重建一線,全市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救災和重建現場高高飄揚。面對考驗,青年黨員積極響應號召,發揮生力軍作用,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帶領各級青年突擊隊衝鋒一線當先鋒、挑重擔,為重建美好家園貢獻出青春力量。(王琪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