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北京市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帶着首都教育的囑託,奔赴雪域高原,開啟為期兩年的援藏之旅。拉薩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北京援藏指揮部黨委書記王明哲向援藏教師送上潔白的哈達和真摯的祝福,勉勵大家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以首善標準奮力譜寫教育援藏新篇章。
2014年,北京市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向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選派了第一批50名援藏教師,開創了“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先河。9年來,北京市共有299名幹部教師進藏支教。他們把一腔熱血灑在雪域高原,用“愛”與“情”點亮了莘莘學子求知的目光。2022年,北京市第十批教育援藏幹部人才接過立德樹人接力棒,踏上雪域高原,逐夢在格桑花盛開的地方。
培根鑄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哈達長又長,雪山連北京,嘎瓦拉,吉瓦拉,雪山連北京咯……”2023年5月,來自西藏和北京的170余名中小學生相聚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上演了“雪山連北京”舞蹈專場演出。“這次來北京我交到了很多北京的朋友,還和他們一起交流跳舞,感到很開心,”參加“雪山連北京”演出的拉薩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小演員貢桑曲珍説,“雖然之前也在其他舞臺上跳過舞,但還是覺得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更大、更漂亮,在這裡跳舞我感到很榮幸,收穫很多。”
育人為本,德育當先。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一顆愛黨愛國、民族團結、崇德向善的種子,精心培育、呵護澆灌,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北京市教育援藏團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推動成立西藏自治區首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共同體,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核心目標,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深深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
2022年,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通過開展“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同德共抗疫”“停課不停學、自律不打烊”等線上德育活動,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樹立遠大理想,激發愛國熱情。拉薩市實驗小學把思想引導、學業引導和心理引導落到實處,通過每週一次線上升旗儀式、每週一次統一內容的主題班會,上好直抵內心、傳遞正能量、昂揚精氣神的“大思政課”。
促進各族青少年學生交往交流交融,是北京教育援藏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的又一重要舉措。
2023年5月,首都教育系統精心策劃系列“三交”活動,拉薩市的同學們在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國家博物館、北大紅樓等上一堂記憶深刻的思政課,在中國科技館上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技課,在燕化附中與北京學生開展一場酣暢淋漓的體育比賽,在中國美術館、工美附中與北京學生上一堂互相交流的藝術課……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深化了民族團結。
線下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線上宣講、結對學校雲朗誦、雲端同上一堂課等“雲三交”也同樣精彩不斷。
2022年12月,北京拉薩青少年雲合唱系列活動上線,北京學校、廣渠門中學、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市北京中學和拉薩市實驗小學兩地五校50名各族學生共同唱響《堅信愛會贏》和《在燦爛陽光下》《萬疆》《少年》等優秀歌曲,動人的歌聲將京藏兩地學生緊緊聯繫在一起。
2023年3月,“雲游博物館、共築中國夢”系列活動啟動,教育援藏團隊邀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知名博物館為拉薩師生定制線上博物館課程。“3·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當天,全市374所學校4萬餘名師生線上走進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和《人格的力量——中國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展覽。“參加此次活動,使我對革命先烈為實現民族復興所做出的英雄事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受到了鼓舞。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學生阿旺曲錯與同學們分享活動體會。
“未來,我們將依託北京優質的教育、文化、科技資源,深化兩地學生交往、交流、交融。”北京市教委援藏幹部、北京援藏指揮部教育領隊、拉薩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周曉宇説。
啟智增慧,把握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生命線
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地區。為進一步優化“組團式”教育援藏佈局,北京援助西藏學校於2021年調整為3所(拉薩實驗小學、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北京中學),把高品質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集中資源打造當地示範校。
圍繞新課改,強化教研組、備課組研修職能,組織全市聯合大教研活動,推動培訓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體化……北京教育援藏團隊強化科研引領,發揮自身優勢,打破校際壁壘,實現資源共用。目前,3所受援學校已成為西藏群眾滿意的優質學校,拉薩教師認可的學習基地。
引領的同時更注重示範輻射,擴大優質資源覆蓋範圍,3所受援學校積極與當雄、尼木等縣區學校建立對口合作關係,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主動將拉薩阿裏河北完全中學等其他地市學校納入優質資源共用圈,輻射範圍從拉薩不斷擴大;認真落實西藏自治區教育廳21+21項目,將首都優質教育資源送到邊境縣學校;邀請兄弟省市教育援藏團隊相聚拉薩,召開京津冀“組團式”教育援藏研討會,通過共同教研、上示範課等方式交流分享,京藏教育協作“朋友圈”進一步拓展。
來自林周縣中學的普布卓瑪老師在參加完一場北京援藏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後,深有感觸,“研究式教學法,首先就是要求教師是一個教學的研究者,而不僅僅是一個教學的組織者,學習任務的佈置者。要讓學生研究,教師首先要研究。北京援藏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思考。”
線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的同時,北京援藏教育團隊積極拓展線上學習資源,實施“京藏優質教育資源遠端互動教學項目”,共進行168次遠端授課,惠及1.5萬餘名師生;向拉薩師生開放9.8萬個北京空中課堂資源賬號,助力線上教學穩步開展。
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和提升,帶來的就是學生綜合素養和學習成績的不斷提高。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每年的藝術節,已經成為學校最具特色、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從節目編排、流程設計,到舞臺呈現,大部分工作都由學生自己“操刀”;班級學生自編自導的節目參加全國中學生藝術展演,斬獲二等獎;校園電視台的節目也是由學生自主設計、錄製,給學生展示自身特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平臺。
固本強基,打造“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與拉薩青年教師師徒結對,傳播先進教學理念,共同探討適合本地學生特點的教學新方法,北京援藏教育團隊充分發揮援藏教師引領作用,為拉薩教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23年8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少年宮、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等單位30余位專家將赴拉薩圍繞課程教學、科技、藝術、勞動等開展短期援藏。這樣的交流一直以來都是雙向的,拉薩骨幹教師也有組織地赴京學習。2020年以來,組織全市400余名學科骨幹團隊赴京交流學習,依託首都師範大學京疆學院,每年選派20名拉薩市骨幹教師在京開展為期一年的浸潤式培訓,深度體驗北京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擴展視野、提升素養。京藏教育協作在來來往往間,實現內引外聯,切實增強拉薩教師隊伍“造血”功能。
“在這學期,我每天都要通過視頻觀看北師大附中俞珺老師和劉美玲老師的精彩授課,學到了不少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獲益匪淺。今後我將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創中學,把這些經驗帶到我的教學中。”在結束了一學期的跟崗研修後,拉薩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李玉多老師這樣寫道。
請進來、走出去、網上學等方式充分調動起首都優質教育資源和專家力量,為拉薩市教師成長服務。同時,北京援藏教育團隊推動人工智慧賦能基礎教育,帶頭探索雙師課堂、融合課堂、智慧作業、個性化學習、網路教研等多場景應用。切實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北京數字學校、西藏教育珠峰旗雲等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服務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
從精準“輸血”,強化“造血”到助力“活血”,以雙師課堂、同課異構搭建起雲端教研的優質平臺,北京援藏教育團隊着眼受援地教師成長,強化雲端帶培帶教,為拉薩市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據了解,2021年以來,北京市實施教育援藏項目38個,投入資金1.52億元用於基礎建設、改造教育教學場所和科體藝設施、人員培訓交流,當地教育設施條件不斷完善,師資隊伍進步明顯,教育教學品質穩步提升。北京市教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首都教育將繼續舉全系統之力,真情實意的扶,真抓實幹的幫,着力夯實基礎教育基點作用,助力拉薩教育高品質發展“路線圖”轉化為“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