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切實解決當地群眾看病難題 北京專家送服務到河北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題,6月以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多次組織優勢學科專家,面向河北省多市縣展開義診,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患者“家門口”。
“直接到科室樓層取號就診,不用排長隊。”上周日不到8時,唐山市工人醫院門診大廳異常熱鬧,取號機、人工窗口前都排起了隊。原來,當天是北京專家來義診的“大日子”。36名來自北大人民醫院婦産科、血液科、心內科等重點科室的專家將服務送到了唐山。
門診樓4層胃腸外科的診室外,78歲的耿老先生笑着跟旁邊的“病友”聊起來:“多好的事,在家門口就能看北京專家,還不收掛號費。”耿老先生腸癌術後多年,此前幾乎每年都要到北京復診、檢查。沒等一會兒,他就看上了病,接診的是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專家楊曉東。
“您的狀態不錯,腸鏡也不用年年做了,兩三年檢查一次即可。”問診、看片子、查體,經過綜合分析,楊曉東給耿老先生吃了“定心丸”。大專家的診斷,讓耿老先生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過兩天我要約老夥伴一起去東戴河玩兒!”
“周四一早,我們在醫院的公眾號上開放了這次義診的號源。200多個號,一上午就搶光了。”唐山市工人醫院門診部主任于曉牧説,為了回應居民的就診熱情、滿足患者的就診需要,兩家醫院商議後又為大家現場“加了號”,當天北京專家一共看了300多名患者。
除了義診,北京專家還在當地進行了查房、教學和手術。8時30分許,唐山市工人醫院手術樓15層的心內科病房裏,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龍與當地醫生們針對一例疑難雜症病例,進行着熱烈的研討。
60多歲的鄭先生近年來反覆出現心衰,2023年1月在當地醫院確診冠心病後,植入了三腔起搏器。然而,植入起搏器後,治療效果並不好,鄭先生數度入院治療。“病情如果繼續發展,可能需要進行心臟移植。”心臟移植等待時間長、手術花費大,術後生活品質可能“斷崖式”下降。這讓鄭先生産生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王龍查閱了鄭先生在多家醫院的檢驗、檢查結果,發現患者的心臟左房室存在大量反流,“這可能是二尖瓣脫垂造成的,如果確診,需要對症進行糾正手術。”王龍建議鄭先生轉診到北大人民醫院,做進一步的診斷、評估和手術。“謝謝王主任,我的病可是‘見亮兒’了!”眼看著纏身多年的頑疾有了根治的希望,鄭先生對北京專家道謝不迭。
“在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深入研究解決群眾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力圖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建六説,6月以來,人民醫院多次組織優勢學科專家,赴河北省石家莊市及下轄正定縣、唐山市及下轄樂亭縣等多市縣開展義診,讓當地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大專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人民醫院通州院區、懷來院區、石家莊醫院先後開診,北大人民醫院-唐山市工人醫院學科區域協作中心揭牌,聯手三地四縣市多家醫療機構的京津冀醫聯體聯盟成立……北京專家“兩頭跑”,讓合作共建、資源共用成了常態。王建六表示,人民醫院將結合主題教育,繼續不斷擴大醫療服務“朋友圈”,為更多患者提供“觸手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孫樂琪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