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落地雄安 “三校一院”進入合作辦學辦醫新階段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預計2023年9月開學。(王海欣 攝)
“北海之星”木船駛入幼兒園,將成為孩子們玩耍的樂園;濃濃的中國傳統書院氣息,與北京史家小學一脈相承……
北京以“交鑰匙”方式建設“三校一院”,為雄安新區注入了高品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如今正式進入合作辦學辦醫新階段。作為雄安新區首批建設的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項目,它們不僅在硬體設施上充分體現北京元素,而且也將持續獲得來自北京的軟實力支援。
三個學校項目2023年9月開學
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北京市始終把支援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堅持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主動支援什麼。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8月,在雄安新區宣佈設立4個月後,京冀兩省市政府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新建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建成後分別由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提供辦學辦醫支援。
2019年9月20日,“三校一院”項目同時開工建設。此後,“交鑰匙”項目建設一直加快推進。幼兒園、小學、中學項目分別於2021年12月、2022年6月、2022年7月實現竣工並移交雄安新區。
2023年3月,京冀兩省市又簽署《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2023-2025年)》,明確加快實施“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保障三所學校開學、醫院儘快投入使用。目前三個學校項目全部交付,2023年9月就將開學,迎來首批學生;醫院項目也將於2023年9月底竣工。
幼兒園可見“紅墻綠樹白塔邊”
紅墻、綠植、白塔意象,位於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北海幼兒園,經典元素與北京本部的“紅墻綠樹白塔邊”風格遙相呼應。幼兒園內,“北海之星”游樂設施首先映入眼簾,其造型如同一艘大船。幼兒園三樓東側的一面玻璃窗上,絲網印刷的北海公園白塔躍然呈現。
小課桌、小椅子、小木床等幼兒園各種設施已經就位,靜待一個多月後開園。項目代建單位北京市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檀軍蕾介紹,幼兒園所有活動室均朝南向佈局,為孩子們提供寬敞明亮的生活環境;除標準活動室,幼兒園還開闢出美術、圖書、科技探究、烘焙等專業教室,可培養孩子們的多樣化興趣。
與幼兒園相距僅數百米遠,文德路東側的雄安史家衚同小學,採取中國經典的圍院佈局,院落、露臺、空中廊橋錯落有致,營造出一派園林風格。教學樓一層的創客、廚藝、陶藝等專業教室,將為學生們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公共空間。
與小學一路之隔,就是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嶄新的校園裏,學生餐廳、圖書館、連廊等打造出可供學生、老師交流學習的共用空間。校園還配備了食堂、可兼做室內運動場館及大會場的“風雨操場”。
兩公里之外,全新建設的雄安宣武醫院項目即將竣工交付,門診大廳、住院樓等室內裝修已基本完成,大型醫療設備正陸續進場安裝。
資源共用深度合作辦學辦醫
提起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名頭個個響噹噹。這些帶着北京“基因”的優質資源在雄安落地生根,讓這座未來之城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從一開始就站上高起點。
幼兒園共規劃9個班,眼下正進行生源摸底和研究招生政策。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教育組組長王瑞志表示,北海幼兒園已組建精幹的管理團隊和核心教師團隊,從校園環境的佈置到新教師招聘和培訓,再到教育教學計劃的設計,將全程參與為新幼兒園提供辦學支援。
雄安史家衚同小學共設置24個班,招生規模不超840人。未來在辦學方面,北京本部也將派駐優秀管理團隊,對學校進行大範圍教師輪訓。兩校還將採取雄安教師到北京跟崗培訓和“雙師課堂”等信息化手段,共同促進教育教學品質的提升。
雄安宣武醫院規劃床位1200張,其中北京投資建設床位600張。就在7月12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雄安新區簽署辦醫合作協議,標誌着宣武醫院與雄安新區合作辦醫進入新階段。
雄安宣武醫院院長李嘉介紹,在將宣武優質醫療資源導入的過程中,醫院還將做出一些新嘗試,如打破原有的科室限制,建立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多個疾病治療中心。同時,為方便患者,醫院將在每層設置“衛星化驗室”“衛星藥房”等,不讓患者為化驗、取藥來回奔波。(孫傑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