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水上“牽手” 通車後 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駛時間縮短半小時

日期:2023-07-07 09: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京冀水上“牽手” 通車後,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駛時間縮短半小時

圖為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建設現場。

圖為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建設現場。

  進入7月,京津冀地區的炎炎烈日,沒有讓建設者停下奮鬥的腳步。在通州區和廊坊大廠縣的交界處,廠通路橋梁工程主橋水中作業熱火朝天,施工現場機聲隆隆,大型機械設備、各類工程車輛往來穿梭。據了解,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河北段99根引橋樁基和20根主橋樁基已全部完成,引橋承臺、主橋承臺、引橋墩柱曲線段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建成通車後,廠通路將成為連接通州與廊坊北三縣的又一條便捷通道。

  標桿性工程

  大橋所在的潮白河兩岸,北京一側綠化帶植被豐富,自然景觀優美,呈現自然郊野風貌,河北大廠一側則體現城市風貌。

  規劃廠通路,起點為北京通懷路,終點為河北大廠縣已建廠通路,全長約7.9公里,其中北京段5.3公里,河北段2.6公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標桿性、代表性工程。

  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是廠通路的一部分,西起通州區潞河鎮,東至大廠回族自治縣。路線全長1.6公里,其中北京段長1公里,河北段長0.6公里。主橋長330米,斷面寬39米,雙向六車道,主橋結構為三孔110米的下承式簡支桁架組合拱橋。拱橋概念性設計為“啟航”,外觀採用多邊形截面和圓拱相結合的樣式,形似舵輪,寓意啟航。

  協同推進項目

  一座潮白河大橋,40個橋墩支撐,其中27個橋墩在北京通州,13個橋墩在河北大廠。目前,潮白河大橋按照預定進度加緊施工。工程迅速推進,靠的是京冀兩地團結一心。每一次推進,背後都是京冀兩地多個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這樣的團結首先體現在大橋建設採取的一種創新管理方式——“四統一”。

  “四統一就是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大廠回族自治縣交通局綜合規劃科副科長王海斌解釋道。“四統一”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團隊統籌協調。從前期審批、設計到如今的建設、品質監管,與之相關的京冀部門成立團隊,共同推進。在王海斌的手機裏,與“潮白河大橋”相關的微信群至少有6個。有了問題,團結起來解決問題,京冀兩地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反覆研討、調整方案。他説:“少了任何一個部門的努力,我們的效率可能都不會這麼快。”

  “5月1日,潮白河大橋建設第一次迎來了主橋河北段27號墩和北京段26號墩‘交界墩’一起施工。”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廠通路潮白河大橋項目負責人唐宏介紹。他們也組建了北京段和河北段2個工區項目部同時推進,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助推一體化發展

  連接京冀的潮白河大橋,處處都有“協同”的影子。京冀同心,架起溝通潮白河兩岸的橋梁。如今,這座橋也正按照既定進度有序施工。潮白河大橋建成後,將串聯起兩地風貌,整體統一協調,同時大橋設置慢行道串聯河岸兩側慢行系統,延長北京側的生態線。

  從潮白河大橋東端一路向西,可路過北京城市副中心潞城鎮,跨越北運河後直達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向北輻射行政辦公區和運河商務區,向南輻射張家灣古鎮和文化旅游區,進而輻射並串聯附近的潞城藥藝公園。竣工通車後,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距離將縮短至約5公里,行駛時間縮短半小時,為兩地通勤人員生活、工作、學習帶來極大便利。

  大廠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生活保障區之一,兩地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政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廠通路與京唐城際鐵路、M101線和武興路四條線路共同組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大廠的交通系統。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建成後,將破解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協同發展的交通瓶頸,助力區域騰飛。(李如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