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站區管委會清河站地區管理辦公室創新“1234”工作法,開展“旅客視角走流線”,提升站區服務保障水準。
清河站地區以“1234”工作法為基礎,即“構建一項機制,創新兩大平臺,拓寬三個渠道,圍繞四大主題”,開展系列“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進一步優化旅客出行體驗,提升旅客體驗感和滿意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構建一項機制,讓“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實”
(一)立足固本,強化組織系統性。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提高站區服務保障水準緊密結合,固化“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機制,由站辦領導班子帶頭用好“一線工作法”,每週至少進行一次“走流線”工作,緊緊錨定目標任務,“沉浸式”代入“旅客視角”進行流線踏勘。
(二)有的放矢,注重工作針對性。站辦、執法大隊、事務分中心立足各自職能職責,定期圍繞專項工作和重點工作,針對性開展專題“旅客視角走流線”。對發現問題進行分類,明確責任部門,能快速解決的立行立改,不能快速解決的,密切關注工作進展,督促儘快解決到位。
(三)動態調整,突出提升實效性。在每次“走流線”工作後及時復盤總結,對開展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研判和提煉,領導班子結合實際感受,對分項或專項工作方案進行修訂調整,實現再優化、再完善。
二、創新兩大平臺,讓“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優”
(一)建設地區綜合管理平臺,探索智慧化路徑。平臺覆蓋站辦工作8大業務版塊,包含巡檢打卡、問題上報、表單填報、統計展示、地圖展示5大功能,建立了完整的環境問題“上報—整治—銷賬”閉環機制,實現地區數據整合化空間化、業務流程電子化集約化、監督考核定制化規範化。依託平臺功能,實現地區環境問題上報、巡視檢查與銷賬全流程電子化。
(二)發揮“科隊融合”機制優勢,推動整合式路徑。牢牢把握“融合發展”主線,實現清河站辦、執法大隊、事務分中心的職能對接,整合部門資源、挖掘專業優勢,以部門和項目化組合等多種方式組織幹部走流線,打破部門壁壘、協同開展工作、服務站區發展。各部門參與站區事務更加全面、聯繫更加緊密、問題解決更加及時。
三、拓寬三個渠道,讓“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廣”
(一)參與主體“全方位”。站辦牽頭統籌聯合海淀區城管(交通)委、海淀運管分局、公安、鐵路、地鐵等部門以及保安、保潔等第三方服務保障單位,同時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在陣地中融入多方合作,不斷延伸服務聯繫觸角,多維度開展“走流線工作”。
(二)輻射範圍“全覆蓋”。“走流線工作”實現對站區管理範圍“全覆蓋”,對多種出行接駁方式以及鐵路進出站等出行體驗“全覆蓋”,對極端天氣、客流高峰期、特殊困難旅客群體“全覆蓋”。
(三)路徑方式“全面化”。一是開展專項“走流線”。從環境秩序、交通接駁、標誌標識提升、設備設施等角度開展“在流線上調研”工作。圍繞站區環境秩序與出行品質進行問卷調查,為站區後續環境建設提供一線數據。圍繞地區交通運力分析,發動站區幹部紮實開展數據統計,實時掌握站區客流,為下一步謀劃發展提供堅實數據支撐。二是提高“走流線”工作時效。在不定期的“走流線”工作中,利用地區綜合管理平臺小程式,及時上報流線中發現的問題,收集地區設備設施、城市傢具等臺賬數據,實現“邊走邊報,邊走邊錄”。
四、圍繞“四大主題”,讓“旅客視角走流線”工作“精”
(一)圍繞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針對清河交通樞紐開通運營,圍繞樞紐配套設施、引導標誌標識、物業管理、公交車流線等問題,就公交配套用房建設、樞紐管理、制度機制和具體準備工作等21項工作進行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情況多渠道尋求問題解決路徑。5月10日,清河交通樞紐開通運營,6條公交線路按規引入並輻射清河站多個方向,站區“多網融合”服務市民旅客。6月10日,推動清河交通樞紐公交專用隧道開通,並調整2條公交線路進駐清河交通樞紐。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既定設計。針對公交入駐交通樞紐後續環境秩序管理,持續開展公交場站北側道路改造臨時施工現場檢查50余次,發現並解決問題3處。
(二)圍繞地區慢行通道標誌標識及設施優化提升主題。在前期“旅客視角走流線”基礎上,以“接訴即辦”工作為主抓手,主動對接市民旅客需求,以提升旅客滿意度為標準,反覆研究設計,開展通道引導標識織補及設施優化提升工作。總計開展標識專項檢查2次,更換站區破損、脫落引導標識3處,更新公交引導標識18處;針對市民旅客流線關鍵點位,完成兩處非機動車專用停車位劃設、電梯基坑維修改造、東廣場照明燈安裝等專項設施優化提升工作。
(三)圍繞打造綜合性站區服務陣地主題。整合計程車調度站“的士之家”、志願服務品牌項目“艷華窗口”、共用單車停放區優化、上線“電子圍欄”等功能,合理佈局、優化分區,以“走流線”工作帶動清河站地區管理服務品質全面提升。針對計程車調度站優化提升,開展站區走流線5次,發現問題7處,已解決或已修補7處。(開通的士之家、增加指示標識牌匾、增加如廁車位、增加反光條、低矮橋墩處增加軟包、調整落客區位置、增加視頻監控)。
(四)圍繞站區安全生産與環境秩序管理主題。針對站區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開展走流線專項檢查26次,發現問題9處,均已解決或修補。針對迎接國家衛生區複審,開展走流線專項檢查3次,更換控煙標識50余處,以LED大屏、宣傳折頁等形式,在5個點位開展健康教育宣傳。針對強化南北落客平臺安全秩序和環境秩序,協調保潔清理南北落客平臺通廊衛生死角2次,協調解決北落客平臺停車場安全隱患1處。針對站區街邊環境秩序開展走流線調研9次,發現清河站東街與安寧莊西一條交界處非機動車違停現象、東廣場噪聲過大擾民現象等問題3處,均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