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

日期:2023-06-17 08:4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市委組織部系列座談會報道二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大國首都北京不斷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日前,市委組織部結合主題教育,召開座談會,邀請博物館、老字號和社區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聚焦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暢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北京歷史文化遺産傳承保護的寶貴經驗和工作思路,為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凝心聚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因記憶而厚重,博物館則是歷史記憶的珍藏地。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時強調:“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首博人以打造人民滿意的博物館為出發點,加大科研力度,擦亮“首博展覽”品牌,讓“文物説話”。這裡不僅吸引了許多市民群眾,也成為各級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的教育培訓園地。

  同樣備受各界歡迎的還有“北京新地標”香山革命紀念館。2019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來參觀併發表重要講話。經過多年發展,紀念館早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大學校”。香山革命紀念館副館長郭麗説:“紀念館已經累計接待社會各界參觀團體及觀眾超106萬人次。”

  除了博物館,北京還有許多老字號。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光顧慶豐包子鋪月壇店,帶火“主席套餐”,也讓慶豐包子從北京馳名全國。“他和藹的面容,親切的話語,我至今難忘。”慶豐包子鋪有限公司月壇店代理店長鄭亞男介紹,公司始終堅守“誠信經營、做良心食品、做放心餐飲”理念,在食品安全、服務居民、履行社會責任上盡力而為。疫情期間,公司做到了“不關門、不斷貨、不漲價”,還搭售蔬菜和生活日用品,廣受居民好評。“老字號品牌薪火相傳,靠的就是做好每一餐,讓老百姓安全、放心品嘗美味。”鄭亞男結合親身實踐給出了老字號經久不衰的答案。

  像慶豐包子這樣的老字號品牌,北京還有不少。推動老字號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百年老店”,北京打出了“組合拳”:打造京式伴手禮平臺,展示老字號新産品、新形象、新創意;把老字號産品搬進直播間,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引領,推動生産工藝及生産設備持續改進提升……老品牌不斷煥發新生機,獲百姓口碑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晉秋紅介紹,一批老字號企業以誠實守信、貨真價實的企業形象享譽全國,大紅門、同仁堂、京糖三家老字號企業2022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衚同、四合院,作為典型的文化符號,見證着北京這座千年古城的變遷。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玉河旁的雨兒衚同,先後走進29號、30號大雜院。老城要發展,居民生活亟待改善。如何既滿足老街坊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又保留城市文化記憶、延續歷史文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翟德罡介紹,北京探索形成“申請式退租”“申請式換租”“共生院”等特色實踐;3286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一批“最美街巷”涌現;“留白增綠”高標準推進,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建成並對外開放,700年玉河故道風光重現……一系列舉措有序落實,老城保護與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老街坊過上了新生活。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區服務站站長李玲帶來了居民們的心聲,“如果能再見到總書記,我們想跟他説,南鑼鼓巷安靜了,老城風貌又回來了,我們搬進了新樓房,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2個多小時的“頭腦風暴”讓大家對做好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這篇大文章有了更堅定的信心、更清晰的思路。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號召,結合主題教育,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密切關注群眾、受眾、服務對象需求和市場時代變化,創造性提出新辦法新方案,將工作做精細精緻,不斷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武紅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