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一江水 共謀大發展 京宛協作共譜精彩華章

日期:2023-06-15 07:5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同飲一江水 共謀大發展 京宛協作共譜精彩華章

南陽市西峽縣獼猴桃小鎮裏的順義大道。

南陽市西峽縣獼猴桃小鎮裏的順義大道。(王天淇 攝

  距京城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丁河鎮,卻有一條名叫“順義大道”的平坦馬路,這是京宛對口協作的成果之一。而類似這樣的成果,在南陽還有很多。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一渠清水將北京與南陽這兩座相距千里的城市緊密聯結,書寫着新時代京宛對口協作的精彩篇章。

  近日,“同飲一江水 共謀大發展——北京媒體看南陽”采風活動啟動。圍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京宛合作成果深化以及南陽特色産業發展等內容,此次活動將展現南水北調水源地的水質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京宛雙方在更高層次、更多領域、更廣空間的合作交流。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是我國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千里長渠,始於南陽。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丹江口水庫總面積的一半、一級保護區的全部、二級保護區的大部分都在南陽,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標準。截至2023年6月12日早8時,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來累計入渠總量564.55億立方米,工程累計安全運作3104天。

  自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碧波跋涉千里,一路潤澤京津冀豫。如今,北京城區7成以上供水為南水北調水,“南水”已成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的主力水源。

  飲水思源,北京始終心繫南陽。自2014年以來,北京市先後與河南省政府簽訂了《豫京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深化京豫戰略合作協議》,設置專門工作機構,深入開展多層次交流互訪活動,形成了上下互動、結對幫扶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北京市西城區、朝陽區、順義區、延慶區分別與南陽水源區鄧州市、淅川縣、西峽縣、內鄉縣結對協作,實施了一批重大合作項目,有力地支援了當地教育、醫療、交通、農業、生態事業的發展。

  在西峽縣丁河鎮,一條長14.7公里的雙向車道瀝青公路串聯起了沿線6座村莊,也讓周邊的千畝獼猴桃銷售更加便捷,這就是“順義大道”。“我們獼猴桃産業從上世紀90年代就發展起來了,但因為在山區,銷售等各方面都受限制,北京對口援建之後,我們的交通條件極大改善了。”丁河鎮黨委副書記卜娟説,2017年開始,北京市順義區在這裡投入了5000多萬元的援建資金,用於建設獼猴桃小鎮,集中修建了一村、一路、兩館、三園。其中,一村是獼猴桃文化村,一路是順義大道,兩館是獼猴桃展覽館和抗戰紀念館,三園則是抗戰紀念公園、電商物流園和獼猴桃示範園,很好地促進了當地鄉村振興發展。

  “北京還通過很多平臺幫我們推薦商品,讓我們的産品進入大型商超,幫我們擴大了銷路。”卜娟表示,尤其是物流園的建設,大大拓寬了獼猴桃和深加工農副産品的銷售渠道,現在,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獼猴桃能佔到整體銷量的百分之三四十,“農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

  不但如此,來自北京順義的援建資金也用於了村裏的基礎設施改善。頗具地方特色的石板路,古樸雅致的院落門庭,小橋景觀、公廁……“我們這裡離縣城比較近,環境條件改善之後,每到周末、節假日,來近郊游的家庭多了,也帶動了我們農游經濟的發展。”卜娟説。

  位於南陽高新區的南陽中關村資訊谷創新中心,也是南水北調京宛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這裡建築面積達2.16萬平方米,聚集了國內國際創新要素及資源。“現在我們的研發和行銷團隊百十來人已經入駐了這裡,創新中心在人才培養等很多方面給了我們很大支援。”南陽中通智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容君説,通過這個平臺,公司獲得了很多學生的就業需求,通過線上或校園招聘,吸收了大量人才。“中關村的創業導師,會給我們進行相關科技項目培訓和交流。”

  在南陽醫聖祠,一棟古香古色的兩層建築正在加緊建設,這是由北京中醫藥管理局、河南中醫藥管理局、南陽中藥發展局聯合承辦的仲景書院,計劃於2023年11月底建成。近幾年,仲景書院已選拔、培養了兩三百名中醫藥領域優秀人才。園區建成後,還將邀請國醫大師、南陽名醫等來這裡義診,讓對口協作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北京與南陽,以水為媒、因水結情;血脈相通、共進共融。“南水”奔波千里,成就了一段京宛合作佳話,這份“血脈紐帶”未來還將為京宛兩地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王天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