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然博物館更名“國字頭”揭牌 大紅門地區將建20萬平方米新館
北京中軸線南段,一座國家級博物館揭牌。6月5日,原“北京自然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該館新館建設同步推進,未來,一座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標誌性建築將落戶大紅門地區。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該館在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現館藏藏品37萬餘件,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居首位。按照規劃,國家自然博物館分為現館和新館,現館位於北京中軸線南段東側,毗鄰天壇,現有建築面積2.3萬餘平方米,年接待觀眾180萬人次。正在規劃建設中的新館建築總面積將達到20萬平方米,分為展覽陳列區、教育科普區、藏品收藏區等區域,將重點展示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動物、植物、海洋生物、人體、中醫藥、微生物和生態等內容。
國家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表示,新館將大幅提升服務公眾、保護收藏的能力,成為未來南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引領首都南部城市更新。“我們將以揭牌為新起點,立足世界,打造連結中國自然博物館行業與世界自然歷史博物館界的新橋梁,自然科學教育、全民終身學習的大課堂,中國自然類博物館規範化建設的新標桿。”
當天,“擷英集萃·繼往開來——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同步揭幕。展覽以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為主線,聚焦72年發展過程中採集、收藏的精品,以及有重大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標本,展出100余件不同時期館藏國內外珍稀的動植物、古生物標本,並通過文字、視頻資料等,集中呈現出自然博物館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蘊和厚重的館藏曆史。
即日起至8月4日,國家自然博物館面向海內外各界人士、機構開展標識設計方案徵集。公眾可登錄國家自然博物館官網投稿,設計方案要求能夠表達和反映國家自然博物館在自然博物館領域的代表性,注重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等,獲獎者最高可獲得50000元獎勵。(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