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軌道“雙城記”
廣袤的京津冀大地上,一列列高鐵巨龍奔騰往來,讓北京的“1小時城市朋友圈”生機勃勃。
9年間,在一張藍圖的指引下,三地攜手,“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並且跑出了加速度——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鐵路營業里程達10933公里,其中高鐵2575公里,實現鐵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全覆蓋,高鐵覆蓋京津冀所有地級市,快速推進半小時、一小時城際交通圈。
如今,大批工作在首都北京、安家在環京城市的奮鬥者們,因為高鐵,改變了工作、生活及休閒度假方式;也是因為高鐵,本就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京津冀三地,走得更近、融得更快。
跨省高鐵通勤“速度驚人”
早上7時14分,34歲的曹燕坐上了河北涿州開往北京的高鐵,她打開小桌板,拿出人力資源專業書籍,勾勾畫畫,認真學了起來。意猶未盡,車已到站。這趟通勤高鐵,把涿州至北京的距離縮短至25分鐘。
在北京西站下車,走免檢通道,無縫換乘地鐵7號線,橋灣站下車後步行10分鐘,曹燕就到了自己工作的物業公司。從走出涿州家門,到進入北京的辦公樓,用時一個鐘頭。
不誇張地説,這趟通勤高鐵,為曹燕一家打開了幸福之門。
曹燕是河北保定人,大學畢業後到北京打拼,租了9年房,搬家數次,最遠時租住在房山,上下班“跋山涉水”,穿越大半個北京城。“有時晚上加班,一想到回家路上公交倒地鐵,得折騰一個半小時,都想睡在單位。”再苦再累,曹燕一直咬牙堅持着,直到她的孩子出生。
由於出租房條件差,曹燕兩口子工作都忙,休完産假曹燕就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給父母照顧。“太想孩子了,有時半夜驚醒,發現孩子不在身邊,跟我愛人抱頭痛哭。”回想起那段日子,曹燕眼圈紅了,她不想讓孩子當留守兒童。再説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她也擔心父母的身體。
一次帶老人在涿州看病的經歷,讓曹燕堅定做出“跨省通勤”的決定。“在我印象中,從北京到涿州至少得倆小時。沒想到,坐高鐵只用了25分鐘,我被這樣的速度震驚了!”2018年,曹燕用奮鬥多年的積蓄,在涿州高鐵站附近買了一套127平方米的三居室。
2019年底,曹燕住進了屬於自己的家,不僅上下班通勤順暢,還能一家人在一起,每天抱着孩子入睡,“別看我的家在涿州,但我感覺跟住在北京差不多!”
讓她高興的事兒,一件接一件。
2022年7月,涿州東至北京西加開“京涿通勤高鐵”,在以往售票緊張的“過路車”基礎上,增加了始發車。“早晚車次選擇更多了,最晚一趟晚上10點才從北京西發車,偶爾加個班也能趕上。”曹燕算了筆賬,自己一個月通勤費用1200元左右,除了單位的通勤補貼,免費註冊鐵路會員後,每個月還能用積分兌換兩三張票。
高鐵飛馳,連接家與遠方,讓更多的年輕人在“家門口”實現夢想。
天津到北京半小時,河北廊坊、張家口、承德、石家莊到北京最快分別為21分鐘、48分鐘、52分鐘、1小時……如今,河北大多數地級城市都加入到北京“1小時城市朋友圈”,每天都有大批環京通勤族,乘坐高鐵來往於家鄉與北京之間,“雙城生活”成為現實。
周末環京旅行“説走就走”
對於京津冀居民來説,高鐵不僅是跨省通勤工具,更讓周末度假有了新選擇。
“到天津趕海、挖蛤蜊,孩子玩嗨了!”剛剛入夏,不少北京市民已經利用周末帶孩子坐高鐵到天津東疆親海公園去玩了。“北京南站坐高鐵,1小時到天津濱海站,出站打車半小時就到,坐公交也可以。”市民趙峰出發前功課做得很細,還提前看了“潮汐表”,當天水位最低點是上午11時30分,適宜趕海,於是買了早上8時10分出發的高鐵。
趕完海第二天,趙峰還帶孩子打卡了國家海洋博物館。博物館陳列豐富,一家三口在裏面逛了一天,直到傍晚,才戀戀不捨地踏上回京的高鐵。選擇高鐵,趙峰不只圖速度快,還因為孩子是個高鐵迷,“他從小就喜歡高鐵,復興號有多少型號,最高時速多少,哪些技術世界領先……這些知識比我都豐富。”
坐著京張高鐵去草原,搭乘京雄高鐵去白洋淀看荷花……越來越便捷的高鐵,為京津冀豐富的旅游景區帶來更多游客,帶動了當地經濟增長,帶火了一批網紅打卡地。
“張家口崇禮太舞度假小鎮,平均溫度20℃的夏天,每年暑假必打卡!”一位媽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着自己的游玩攻略。2023年是太舞度假小鎮運營第8年,2019年底京張高鐵開通後,小鎮游客量直線上升。“過去雪季,人們都是自駕來,現在高鐵方便了,不少滑雪愛好者來得更頻繁了,坐高鐵可以當天往返,小鎮距離高鐵站只有四百米。”讓太舞集團市場中心經理任曉強高興的是,還沒進入暑期旺季呢,一到周末,小鎮上近三十家不同風味的餐廳生意紅火,酒店入住率持續上升。
數據顯示,京張高鐵開通後的2020至2021年度,太舞度假小鎮接待游客85萬人次,較上一年度增長30萬人次。
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2023年“五一”前夕,北京-涉縣文化旅游列車從北京西站出發,不僅配備舒適軟臥,多功能車廂還設有書吧、茶吧、KTV等,旅客可以沿途游覽媧皇宮、129師司令部舊址、韓王九寨、太行五指山、劉家村、大洼村等涉縣精品景區。
“以前從北京到涉縣,沒有直達火車,如果自己開車,最快也得5個多小時。現在有了旅游班列,省心省事,一路上我們在列車上品茶、唱歌,老友敘舊,休閒又愜意。”年過六旬的孫女士説。
跨城寄快件當日“門到門”
當高鐵快運像同城配送一樣方便,京津冀的時空距離再次縮短,跨城急件“坐”高鐵,最快4小時就能送到用戶手中。
5月19日10時,中鐵快運發貨微信小程式收到一個高鐵急送單,發貨方是北京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貨品是一批石家莊子公司急用的包裝材料。騎手到府取貨後,手把手交給中鐵快運北京西站工作人員。貨品搭乘G339次列車,抵達石家莊北站。等候在站臺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貨品取下,交給當地騎手,送至客戶手中,貨品簽收時間是當日15時30分。全程338公里的一次配送,只用了5個半小時。
“高鐵速度快,時效有保證,相比於其他運輸方式,受天氣影響相對較小。”該公司下單的物流部經理王建東説,正是因為看中鐵路物流優勢,公司選擇與中鐵快運長期合作,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家子公司之間貨品往來也全部走高鐵。“過去中鐵快運沒有急送業務時,要想當天送到,還要派專人坐高鐵跑一趟,人工成本高,而且未必能買到最近時間的高鐵車票。現在可真方便,打開手機操作幾下,人家就到府替你跑腿了,貨物安全還有保障。”王建東感嘆道。
2023年5月初,中鐵快運推出“高鐵急送”新産品,為有緊急運輸需求的客戶,提供全程速度最快、時效最準、運作最穩的點對點小件快運服務,可以實現跨城市“門到門”當日送達。
“急送件裝運在列車上的高鐵快運櫃裏,到達目的地前,作業人員提前在站臺等候接車,全程手遞手交接。”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高鐵快運業務負責人介紹,用戶下單後,系統會自動匹配最快出發的車次。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的冷鏈運輸技術,可以提供零下30℃至零上25℃不同區間溫度的運輸服務。
“從試運營效果來看,京津冀城市群內的急送需求比較多。”高鐵快運業務負責人翻看著訂單説,這些急送物品主要包括商務函件、標書合同、生鮮禮品、急用藥品、個人證件物品等,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有車鑰匙、矯正牙齒用的牙模。
目前,“高鐵急送”業務已經覆蓋包括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全國88個城市。高鐵物流的飛速發展,進一步消弭了京津冀城市間的距離感。
如今,京張高鐵、京雄城際、京濱城際……一條條高鐵新線的開通,讓三地“同城化生活”正在變成美好現實。
軌道上的京津冀日新月異,跑出協同發展加速度。(孫宏陽 岳陽 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