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賦能京津冀“海到府戶” 駛向吞吐量新紀錄
自動化橋吊起起落落,智慧水準運輸機器人往來穿梭……初夏時節,渤海灣畔,位於天津港北疆港區的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車來船往,一片繁忙。
登上七彩廊道俯瞰,這裡百分之百綠電供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為無人電動集裝箱卡車“指路”,12台遠控岸橋、42台自動化場橋、92台智慧水準運輸機器人有序運作,壯觀場面令人仿佛進入科幻世界——安全又高效的中國式現代化港口場景令人眼前一亮。
遠處,天津港主航道兩艘超大型集裝箱貨輪相向而行,一艘滿載貨物即將開啟歐洲之旅,另一艘馬上靠泊碼頭。
“京津冀開往歐洲大陸的新航線上個月開通,目前有12艘超大型集裝箱貨輪往來於這條航線上;另一條航線船舶上裝運着石家莊到天津海鐵聯運一單制服務集裝箱。一單制的好處是鐵路、港口、船企全程‘一單到底’‘一箱到底’,讓客戶省心省力省時。”説起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副總經理高延輝滔滔不絕。
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自2021年10月正式運營以來,吞吐量超150萬集裝箱,其中超五成貨物來自京津冀區域;上個月開通的韓新海運直通歐洲的集裝箱航線,由12艘荷載量2.4萬標箱集裝箱船型的船舶運營,每週有一條抵達“智慧零碳”碼頭,每月將為天津港帶來2-3萬集裝箱的吞吐量;其首艘作業船“哥本哈根”輪,以每小時203自然箱的業績打破航運企業在這條歐洲航線上裝卸作業每小時181自然箱的世界紀錄。
“2010年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碼頭調度指揮全靠喊。”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操作部經理馮淼回憶。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港考察時強調:“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當時我就在現場。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激發了我不斷戰勝困難、創新突破的勇氣。”馮淼説。
自2019年12月打下第一根樁以來,不到兩年時間,一座擁有3個2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碼頭岸線總長1100米、設計年吞吐量250萬集裝箱的“智慧零碳”碼頭建成投用,並實現了多個全球首創:實現自主研發、基於AI的智慧水準運輸管理系統;實現車路協同超L4級無人駕駛在港口規模化商用落地;實現“5G+北斗”融合創新的全天候、全工況、全場景泛在智慧;實現綠電自發自用、自給自足,碼頭運營全過程零碳排放……
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已常態化、規模化商用穩定運營一年多,單橋作業效率提升40%以上,外場使用集裝箱卡車平均滯場時間壓縮至8.6分鐘,設備平均綜合單耗下降30%以上,居於全球行業領先水準。
近年來,天津港不斷強化服務首都、服務津冀、服務輻射腹地功能。開通運營天津港至北京平谷班列,投産京津物流園,實現高端倉儲物流“擴容提升”;建成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開通港口“綠色通道”和天津港至河北邢臺、高邑等地的海鐵聯運班列;與環渤海12家港口共同發佈聯合服務倡議,做強環渤海“天天班”“兩點一航”服務,強化了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經貿聯繫互動和生産要素流通,環渤海內支線運量年均增長50%以上;“一單制”服務已由京津冀拓展至全國,吸引了京東等多家跨境電商落戶等。
“作為京津冀的‘海到府戶’,天津港將依託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不斷駛向吞吐量新紀錄,為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貢獻港口力量。”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説。(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