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自主研發創新與産業化“雙提速”

日期:2023-04-24 17:18    來源: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聚集企業3500余家;産值突破800億元,全市佔比超40%;2023年以來,近百款創新藥物、醫療器械處於臨床和報批上市階段……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各領域“全面開花”,初步形成規模集聚、體系健全的全産業鏈發展生態,自主研發創新與産業化“雙提速”,高品質發展動能澎湃。

  企業紛至遝來形成産業發展生態

  “我們將於近期正式簽約入駐北京經開區北京亦莊細胞治療研發中試基地!”在博鰲亞洲論壇健康産業國際論壇細胞基因治療與産業化發展分論壇上,翊博生物董事長于洋宣佈,並對未來在經開區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致力國際首創的核心技術‘CelArts-DC’,建立國際一流的精準醫學研究平臺和保障體系。”

  是什麼吸引了細胞基因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翊博生物入駐?又是什麼給予了翊博生物發展信心?走進經開區土生土長的老牌企業泰德制藥或許能探尋答案。實驗室內,研發項目紛紛迎來新進展;産線上,一盒盒藥品接連流出……從研發到生産,泰德制藥都是一副蓬勃發展的態勢。誰能想到,這裡在20多年前還僅僅是一個實驗室的規模,而今已經多年連續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2022年其産值更是突破了35億元。

  在經開區,像泰德制藥一樣的企業還有很多。比如,悅康藥業已在經開區紮根發展30餘年,成為中國化藥領域名副其實的“龍頭”;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亦莊分廠擁有先進的片劑、軟膠囊、顆粒等多條生産線,其中顆粒産線平均每天可生産數萬盒藥品,片膠車間日産能近千萬片……在生物藥、新型疫苗、高端醫療裝備、細胞基因治療及第三方服務平臺等板塊,有像賽諾菲、神州細胞、GE醫療、永泰生物、昭衍生物等一批領軍企業,初步形成規模集聚、體系健全的全産業鏈發展生態。

  隨著區內政策、資源、環境等優勢要素的疊加,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各領域企業入駐不斷,産業規模進一步升級。截至目前,已聚集了各類企業3500余家,涵蓋高端化藥、現代中藥、新型疫苗、高端醫療裝備、細胞基因治療等板塊,逐步形成了龍頭引領、集群共進的發展格局。

  産業活力迸發新藥産品層出不窮

  “這個設備的能耗和同等設備相比降了86%,同樣的能量能夠治療7倍多的患者……”在瓦裏安醫療北京生産基地,企業負責人指著一台設備向博鰲亞洲論壇健康産業國際論壇健康産業考察團介紹道。從一款單能機器到新一代智慧加速器突破,再到3年就實現國産技術平臺從2款到6款的跨越,瓦裏安在中國的創新發展有目共睹。在這裡,瓦裏安率先建成啟用了全球創新中心,集癌症醫療技術培訓和大眾科普教育于一體,建立了完整的癌症防控體系,也是瓦裏安中國質子業務的總部基地。瓦裏安相關負責人張曉此前表示,“2022-2025年,瓦裏安北京研發及製造基地的本土採購額預計年度增長20%-25%,將繼續加碼中國市場。”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經開區厚植“創新”基因,在相關基因的複製推廣下,區內創新研發不斷發展壯大,喜訊不斷。悅康藥業核心産品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是中國唯一的銀杏葉提取物植物化學製劑;琺博進研製出全球首個貧血治療創新藥羅沙司他膠囊;神州細胞自主研製的新冠重組蛋白多價疫苗獲批緊急使用;新一代基因測序儀、人工智慧髖關節系統等一批新技術新産品在這裡涌現……數據顯示,僅2023年,經開區就有近百款創新藥物、醫療器械處於臨床和報批上市階段,更有數不清的項目正在研發中;2018年至今,經開區已擁有北京市新技術510項,北京市新産品689項,更加凸顯出區內的創新動能與成果。

  在創新突破不斷的同時,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的産業化發展同樣亮眼。亦昭生物醫藥中試研發生産基地全部達産後,可具備十萬升規模生産能力,為目前國內單園生産能力最大的生物藥CDMO服務基地;GE醫療建設了全球最大的醫療影像設備製造基地,全球每銷售三台GE的CT就有兩台來自亦莊GE工廠;北京亦莊細胞治療研發中試基地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細胞治療産業專業載體,集研發、中試及生産于一體……據了解,2022年,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産值突破800億元,全市佔比超40%。

  打造新的增長極力爭産業突破2000億

  4月20日,GE醫療中國與北京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擴大在京投入,深化與北京市及經開區的合作,攜手構築“産學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表示:“長期以來,北京市政府以及經開區為GE醫療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GE醫療中國的國産化進程也成為北京經開區穩步向前的縮影。”GE醫療與北京市政府的戰略合作是公司看好中國發展以及對北京經開區營商和生態環境的認可。為適應生物醫藥健康産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經開區成立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專班,通過制定産業發展規劃、發佈産業政策、加快前沿技術佈局、落實北京市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以及服務保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六大中心落地等,強化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的頂層設計與服務保障機制,推動産業體系化與專業化發展,全方位營造惠企産業生態環境。

  “今年以來,我們發佈了打造全球‘新藥智造’産業高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促進醫藥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的1+2政策體系,從聚焦創新、引優培強、空間聚集、優化生態等方面,為醫藥産業提供政策、資金、資源等全方位服務保障,為産業高品質發展培育優渥土壤。”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三年行動計劃的規劃,北京經開區力爭到2025年,生物醫藥健康産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此外,經開區緊抓産業發展契機,圍繞細胞與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人工智慧+醫藥等前沿生物技術方向,強化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國內頭部高校院所的對接,積極引入張林琦教授、于慧敏教授等多個優質團隊和項目落地,並與清華大學聯合共建細胞基因治療的CDMO平臺;深化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六大中心溝通機制,設立北京市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探索審評重點前移,加強事前事中培訓指導,加快新産品上市進程。

  “下一步,我們還將圍繞‘三年行動計劃’,聚焦創新生態營造、産業規模培育、空間規劃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産業更上一個臺階,打造經開區生物醫藥産業新的增長極。”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