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佈 京城鳥類目錄再增12個物種

日期:2023-04-16 10:2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佈 京城鳥類目錄再增12個物種

紫背椋鳥(2021年5月30日發現於圓明園)。

紫背椋鳥(2021年5月30日發現於圓明園)。

灰冠鹟鶯(2021年5月17日發現於圓明園)。

灰冠鹟鶯(2021年5月17日發現於圓明園)。

黑臉噪鹛(2021年8月30日發現於翠湖濕地公園)。

黑臉噪鹛(2021年8月30日發現於翠湖濕地公園)。

  4月15日,市園林綠化局在第41個“愛鳥周”啟動儀式上發佈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全市野生動物增至608種,新增的12個物種均為鳥類。

  上一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21年發佈。2023年的新版名錄中收錄的野生動物種類已經由596種增加至608種,鳥類達到了515種。

  新增加的12種野生動物全部為鳥類,包括灰冠鹟鶯、紫背椋鳥、黑胸鶇、堪察加柳鶯、短尾鹱、黑臉噪鹛、藍額紅尾鴝、彩鹮、短嘴金絲燕、栗背短腳鵯、灰樹鵲、栗鳶。其中,彩鹮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栗鳶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這些鳥類由野生動物愛好者在野外觀測時發現,經市園林綠化局組織專家鑒定後確認為北京新記錄物種。據統計,全市鳥類種類比十年前多了近百種。

  “鳥類對生態環境的變化很敏感。”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鄧文洪説,鳥類的增加得益於全市持續開展生態系統修復,提高山區森林品質,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目前,北京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為北京近50%的植物種類、76%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棲息環境。而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79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成,使全市90%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

  結合“愛鳥周”宣傳活動,全市還發佈了《北京觀鳥地圖》,推出了北海公園、翠湖濕地公園、房山十渡、延慶野鴨湖等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為觀鳥和拍鳥愛好者提供了指引。(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