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帶動農戶17.2萬人次 産生直接經濟效益27.8億元 11個創新團隊致力現代農業技術升級

日期:2023-04-12 07:5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帶動農戶17.2萬人次,産生直接經濟效益27.8億元 11個創新團隊致力現代農業技術升級

  着力建設以農産品為單元、以産業為主線,從産地到餐桌、從生産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各環節緊密銜接、環環相扣的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十三五”期間,北京農業創新團隊累計産出成果8597項,帶動農戶17.2萬人次,實現農戶增收19.6億元。目前,本市已優化組建了11個農業創新團隊,致力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

  北京農業創新團隊自2009年啟動建設,從最初的果類蔬菜、生豬和觀賞魚三個團隊,經歷3次增設,至“十三五”末,共建設成10個創新團隊,其中種植行業5個(果類蔬菜、葉類蔬菜、食用菌、糧經作物、西甜瓜)、畜牧行業3個(生豬、家禽、奶牛)、水産行業2個(觀賞魚、鱘魚鮭鱒魚)。

  “十三五”期間,團隊選育優新品種174個、推廣優新品種717個,覆蓋面積達29.6萬畝;圍繞設施生産、農業節水、農機農藝融合等研發新技術1070項;研發新型農藥、獸藥、飼料、肥料、小型農機設備等581種,培訓各類人員近百萬人次,累計産出論文、專著、專利、標準、科技獎勵等成果8597項。據測算,輻射帶動産生直接經濟效益27.8億元,帶動農戶17.2萬人次,實現農戶增收19.6億元,投入産出效益顯著。

  按照新時期新任務,2022年,本市重新優化組建了11個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包括7個産業類創新團隊(設施蔬菜、糧食作物、食用菌、特色作物、家畜、家禽、漁業)、4個功能類創新團隊(景觀休閒、數字農業、生態迴圈與低碳發展、産業經濟與政策)。目前,11個創新團隊總人數達到25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家級單位的專家58人、北京市級單位專家94人、區級及企業農技推廣骨幹102人。多層次、跨學科的專家聚集在創新團隊,充分發揮了北京科技資源優勢,提升了協同創新效率,為産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接下來,11個創新團隊將對標國內外先進水準,聚焦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建立新型農業科研組織模式,着力解決阻礙農業科技發展的關鍵問題、突出問題、共性問題,促進京郊農業産業現代化。同時,聚焦新時期北京産業發展重點目標,圍繞産業發展急需,積極主動開展協同攻關、整合示範和推廣工作,服務農業産業發展。(王可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