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外國政要等重磅嘉賓密集來訪 中外企業家們表示 看好北京投資北京 抓住機遇共成長

日期:2023-04-04 09:1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外國政要等重磅嘉賓密集來訪,中外企業家們表示 看好北京投資北京 抓住機遇共成長

  “過去幾年雖異常艱難,但中國發展依然穩健,堅信未來會更好”“北京這座超大城市發生了令人矚目的新變化,讓我們抓住機遇共成長”“看好北京高品質發展前景,將進一步投資北京”……3月26日晚,“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北京市招待晚宴舉行,40余位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外國政要、國際組織和機構負責人“相約春天、重聚北京”,共商交流合作。

  連日來,本市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為契機,通過搭建招待晚宴等交流平臺、點對點雙邊會見等方式,向中外企業家們推介北京發展機遇、傳遞深化合作意願,共謀未來更大發展。

  信心充足

  未來機遇在中國

  從3月23日開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密集會見與北京市有着良好合作關係的強生、淡馬錫、施耐德、寶潔、寶馬、匯豐、渣打等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和外國政要。企業家們一致談到的一個關鍵詞就是“信心”。

  這份信心來自中國經濟活力的加速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的持續動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53577億元,同比增長5.5%。

  正如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言時所説,“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宏偉藍圖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也會對世界産生深遠影響。這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我們在華業務的增長和發展繁榮也將為全球其他市場業務注入增長新動能、帶來發展新機遇。”

  北京市經濟也在實現整體好轉,1至2月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4%,其中高技術産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8.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0.1%。

  “未來發展機遇在中國。”淡馬錫首席執行官狄瀾樂觀地説道,當前全球化路途雖有曲折,但前景依然光明,希望中國繼續成為帶動全球生産力增長的重要力量。北京市場對我們十分重要,金融、醫療健康、數字經濟等領域都有着巨大的發展機會。

  紮根北京

  擴大投資和業務佈局

  “北京正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産業,具備科技創新優勢和豐富的臨床資源,這與強生的發展願景十分契合。”強生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安卿説,這是我們選擇在北京成立制藥公司,並將其打造為強生在華制藥業務新總部的重要原因。我們將繼續擴大投資和業務佈局,並助力北京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

  過去五年,北京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3%左右,躋身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前三名……高度密集的教育、科技、人才資源,成為北京市對外企的重要吸引力。

  寶潔先後在北京設立生産、銷售和研發等多個公司實體,特別是2010年在順義成立寶潔北京創新中心,2023年又啟動二期擴建項目。寶潔公司全球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詹慕仁此次來京就專門察看了項目建設進展。他説,“在北京發展一個很有利因素就是豐富的科技儲備。我們有信心在北京繼續開展投資和擴建,以本土研發為起點,讓更多新技術、新産品走向全國,把中國創新帶到全世界。中國開放步伐越來越快,我們也想盡一份力,讓這扇門越開越大。”

  同樣在京擴大業務佈局的還有德國車企寶馬。寶馬將北京研發中心升級為在華研發總部,成為其在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機構。令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欣喜的是中國發展政策中體現出的對科技創新的訴求,“汽車産業高度整合,只有合作才能共創繁榮。北京智慧網聯汽車發展快,寶馬很期待在自動駕駛領域得到北京政策和應用場景支援,我們也將持續加大研發和投入力度。”

  世界看好北京,北京也將為企業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北京正積極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先行先試,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再升級,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行動,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為外資企業在京發展提供更好服務。

  瞄準未來

  聚焦契合點共贏發展

  正在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北京,為企業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等城市“新名片”,以及正在構建中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都讓企業家們看中了北京這片發展熱土。

  地處經開區的施耐德電氣北京園區是施耐德電氣集團全球單産最大的工廠。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回想起在北京工作的歲月,感嘆當年進入中國市場、參與北京城市建設發展進程,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他説,北京正在推動産業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轉型,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我們希望更大範圍參與北京基礎設施建設及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希望通過自身專業優勢,幫助更多客戶走向數字化、可持續的正確道路。

  已在京參與建設運營多條地鐵線路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進一步把目光投向了北京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説,科學合理的政策、各部門的優質服務、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是我們繼續開拓北京市場的信心所在。希望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參與到北京軌道交通第三期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中。抓住城市副中心建設機遇,通過“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模式(TOD),助力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益。

  金融業是北京第一大支柱産業,金融業法人機構、從業人員數量、金融業總資産均居全國第一。當前,北京持續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外資金融機構擴大在京佈局。

  渣打銀行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兩區”政策紅利,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是人民銀行首批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中唯一的外資銀行,2023年在京申請設立的獨資證券公司已經獲批。行政總裁溫拓思很榮幸能夠見證並參與到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進程中,“北京金融業開放政策讓我們深受鼓舞,作為我們在中國發展業務的核心,北京市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另一家英資企業匯豐集團在中國打造的核心財富管理機構——匯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已經正式在京開業。行政總裁祈耀年希望與北京在投資理財、保險經紀、綠色金融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發展的姿態和舉措,就是我們最大的信心。”他説。(范俊生)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