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雄合作 都市圈建設發力
2023年2月14日凌晨3時,隨着500噸汽車吊將鋼混疊合梁節段精準落位,京雄高速上跨五環主線橋首片鋼梁架設成功。自2022年12月31日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環至市界段通車後,這條高速繼續向北延伸拓展。從空中俯瞰,南北走向的京雄高速宛如一條飄帶,連接着北京與雄安新區。這條快速通道背後,更便捷的人員往來、更順暢的要素流動、更密切的合作對接正在逐步展開。
雄安新區設立6年來,京雄高速、城際陸續建成投用,兩地進入一小時通勤圈;高校科技成果、中關村科技企業在雄安新區落地,兩地産業鏈協調聯動;“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北京始終以分內之事支援雄安新區建設,做到有求必應、積極配合,推動雄安新區高品質發展。城市群範圍內的通勤圈、産業圈、功能圈不斷構建。“一核”輻射,“兩翼”齊飛,中國式現代化在區域協同發展中正在形成更多生動實踐。
2022年12月31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六環至市界段完工通車。(鄧偉 攝)
雄安宣武醫院(建設中)。
在北京八十中雄安容東分校,課間,北京教師胡永友(左四)為同學們答疑解惑。風趣的講解,讓教學樓裏充滿歡聲笑語。(武亦彬 攝)
直聯直通交通體系初步成形
“開車從南六環到雄安新區只需要50分鐘,比原來快了半個小時。”北京郵電大學信通學院副教授路兆銘在雄安新區承擔了“北斗+5G”的城市智慧交通應用項目,需要經常往返京雄兩地,2022年底開通的京雄高速(北京段)讓他能更快捷地到訪雄安新區。
作為一條示範高速,快捷通暢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科技元素。行駛在京雄高速(北京段),可以享受到“管家式”服務。高速兩側每隔30米安裝了安全行車誘導燈,在雨雪等極端天氣能見度較低時會自動開啟,通過閃爍紅燈提醒通過的司機注意行車安全,可減少事故發生。高速為車主提供車路通信、高精度導航和預警等服務。行駛途中,司機可通過高速上方的資訊屏掌握交通引導、擁堵路況等服務資訊。
京雄高速(河北段)全線設置了3700余根智慧燈桿。這種智慧燈桿以照明燈桿為基礎,整合了能見度檢測儀、邊緣計算設備、智慧專用錄影機、路面狀態檢測器等新型智慧設備,可以提供車路通信、高精度導航和合流區預警等服務,具備了智慧感知、智慧照明、節能降耗等一桿多用功能。河北高速集團京雄分公司機電管理中心機電員孫佳透露,“智慧照明控制系統能根據交通量分區段自動調節,相比傳統照明能有效降低能耗。這套系統還能根據天氣狀況調整燈具色溫,當檢測到能見度降低時,可變換為更具有穿透性的黃色暖光源,為道路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
“列車運作前方到站是,雄安車站。”
目光轉至高速鐵路。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京雄城際,經大興機場站,約1小時就可到達雄安高鐵站。近來高鐵上的商務人士不少,有人打開筆記型電腦埋頭辦公,有人在列車上打電話洽談業務。一條高鐵線,連通兩座城。從2019年9月開通至2023年3月27日,京雄城際累計運送旅客達到248.5萬人次。“現在北京與雄安坐高鐵只有50多分鐘車程,早上8點多到雄安,辦完事晚上6點就可以回到北京家裏。”乘客這樣評價道。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運營;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環至市界段完工通車,2023年將全線通車……京雄直聯直通的交通體系初步成形。當下,雄商高鐵、雄忻高鐵已展開建設,交通網路仍在拓展。京雄互聯,不僅為雄安吸引來更多懷揣夢想幹事創業的人,更為新區加速産業資源集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奠定堅實基礎。
協同創新産業協作不斷深入
路兆銘和團隊成員的“試驗場”在容東片區,這裡是雄安新區較早的建成區,幾百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完全聯通,形成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如何實現大範圍的精準地下導航。
北京郵電大學在5G通信與信號定位方面技術領先、經驗豐富。路兆銘大致介紹了技術思路:在容東地下停車場室內分佈系統中增加北斗信號轉發設備,將北斗定位信號混入5G天饋系統中,實現地下停車場區域的5G和北斗信號的覆蓋;搭建包括車位和道路資訊的停車場數字地圖;整合北斗和5G定位能力及數據,構建可靠的定位導航服務平臺。路兆銘説:“容東地下有超過兩萬個停車位,利用此技術,可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精準導航,精度在2米左右。相較於傳統方式,建設成本可節省50%以上。”目前定位導航系統已覆蓋容東片區超過20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路兆銘與同事正在將此技術進行推廣,“既要考慮性能,又要兼顧成本,在軟硬體上結合實際場景進行適配,短期計劃推廣至容東30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長期計劃推廣至新區所有地下空間。”
6年來,北京積極支援符合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的創新資源在雄安新區佈局發展,3700余家北京來源企業在雄安註冊,京雄兩地協同創新産業協作不斷深入。
“雄安新區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試驗場。”眼神科技首席戰略官王姝琦説。作為一家北京中關村企業,眼神科技成為首個將總部落戶在雄安的人工智慧企業。近期經嚴格認定,他們成為雄安新區首家科技型總部企業。伴隨雄安新區智慧化建設進程,眼神科技先後參與了雄安新區首個人工智慧示範項目、市民服務中心智慧園區、智慧校園、徵遷信息化平臺等項目,實現了幾十項智慧化場景落地。王姝琦特別提到,在雄安新區應用推廣過程中,很多新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和優化。她舉例説,在戶外人臉識別的場景中,攝像頭要同時適應逆光和強曝光等不同的戶外環境,這要求在演算法中要考慮不同光線條件和方向對識別的影響,“如今戶外人臉識別應用得已經非常普遍,這離不開前期試點迭代優化的努力。”
“企業要藉&雄安新區的東風,奮力推進自身高品質發展。”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説。早在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之初,奇安信就在新區註冊成立了全資子公司。2022年12月,奇安信和雄安新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參與雄安新區的數字城市建設。2023年1月,奇安信又成為第一批入駐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的企業。齊向東説:“雄安是一座新城,有海量的數字化新場景和良好的創新環境,處處都是機遇。公司將在雄安成立數字城市安全總部,建立數字城市網路安全研究院和網路安全人才培養基地,積極參與新區數字城市建設,助力雄安高品質發展。”
公共服務承載能力持續提升
“現在,老百姓如果嬰幼兒遇到問題,都會想到容城婦幼,嬰幼兒定期體檢已經形成習慣。”容城百姓這樣評價。
此前兒童的早期健康管理意識低,0-1歲的孩子比較小,家長缺乏養育經驗需要專業指導。2019年4月,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正式揭牌。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面向新區三縣0-3歲兒童,為他們提供專業性的體檢、篩查、測評和養育指導,備受當地群眾好評,已成為北京對口幫扶雄安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張新名片。
創立雄安新區第一家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開設婦科學組,培養婦科專業團隊並可獨立開展婦科三級以下手術;提升危重孕産婦救治能力,開設産科妊娠合併症門診、營養門診……北京幫扶容城婦幼的成果“實打實、沉甸甸”。
6年來,北京積極發揮公共服務資源優勢,支援雄安新區公共服務水準,目前40余所學校、5所醫院衛生機構持續對接支援雄安新區相關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
在雄安新區啟動區,一座座嶄新的樓宇拔地而起,雄安宣武醫院便身處其中,建設現場洋溢着熱火朝天、拔節生長的氛圍。該項目一期建成後為擁有600張床位的獨立運作三甲醫院,由北京市宣武醫院提供辦醫支援。
2017年8月,京冀簽署《關於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新建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目前,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建設3所學校、1所綜合醫院,建成後由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提供辦學辦醫支援,3所學校項目已全部建成交付,醫院計劃2023年9月竣工交付。
打造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樣板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表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關係到大國首都北京的發展,是國之大者,是千年大計和國家大事。通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改變北京人口和功能過度集中狀況,緩解北京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助力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有利於北京進一步提升首都功能,做好“四個服務”。
對接支援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已寫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該規劃明確了雄安新區是北京新兩翼之一。
“雄安新區並不是一般經濟意義上的新區,而是帶有特殊使命的新區,其成功與否將取決於其在經濟、社會、環境、空間等各個領域以及在規劃、建設、治理等各個環節的全面改革創新。”李國平建議,在依靠政府力量承接北京部分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總部等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時,加大市場化導入人口和企業,要出臺能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體作用的各項激勵政策;用好中央賦予新區的先行先試權和優惠政策,形成有效激發要素活力的制度和政策環境。雄安新區應繼續以啟動區為核心,統籌推進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城市建設,不斷深化全面改革創新,致力於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樞紐城市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成為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全國樣板。(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