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生産的兩件測試件,可以有多嚴絲合縫?凹件與凸件間的縫隙僅3-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小孔直徑能達到0.05mm,為全球領先水準……近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組織媒體調研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帶大家切身領略精密加工的精奧之處。
微米級加工,奈米級粗糙度
機床是一個國家裝備製造的根本,被譽為製造之母,其技術水準代表着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高檔數控機床的研發更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依託專注於精密數控機床研發、生産和銷售的北京精雕集團,為北京市科技型企業提供精密結構件的快速製造服務。
精雕高速加工中心是北京精雕的主營産品,可穩定實現“0.1微米進給,1微米切削,奈米級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效果,被廣泛應用至精密超精密加工、精密模具加工、精密磨削加工、金屬零件批量加工等多個領域。其中,五軸高速加工中心的應用能力已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除了在機械精密加工領域,精雕智造中心在醫療器械領域也涉獵極廣。由精密數控機床加工的手術器械類、心血管類、骨科植入類等産品,已經進入市場或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一眾機床企業中,北京精雕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我們數控機床的軟體和硬體都是自主研發的,也就是説我們打通了機床、軟體和控制系統三者的整合,全球很少有機床企業能夠做到‘三位一體’全是自己的。”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技術總監楊錳説到。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精雕自主研發的在機測量技術,能夠在機進行工裝夾具位置偏差檢測、工件位置誤差補償和工步切削余量檢測,實現連續、穩定的精密加工。該項技術使得國産機床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
北京研發,津冀製造
為服務北京市“強鏈補鏈”工程和推動門頭溝區“醫工融合”發展,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等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於2020年9月成立。
楊錳介紹:“很多新産品的研發,在6個月出不來的情況下,項目就會面臨‘死’掉的風險,這是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嚴峻現狀。”為此,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依託北京精雕全産業鏈製造資源,搭建了一個能支撐北京市高精尖産業發展的快速製造公共服務平臺,“我們最終要通過完善北京市的製造産業鏈條,實現在京企業的本地化研發、本地化測試。”
在平臺運營模式中,京津冀資源整合是一大亮點。“客戶在做一款産品的時候,過去可能需要找5家供應商,現在只需要找到我們一家來為他們協調整合京津冀的上下游産業鏈資源,並最終完成産品落地。”楊錳表示,“北京研發,津冀製造”的新模式,已經整合了津冀産業鏈製造資源80家,供應鏈200余家,切實實現了津冀製造資源服務北京科技創新研發,讓在京企業的製造需求,得到了快速高品質響應,並幫助在京企業形成批量製造能力。
廊坊是北京精雕最核心的製造基地。楊錳介紹説:“精密數控機床作為一款製造裝備,其最終的各項核心技術能力都要通過這個裝備體現出來,因此如何製造出精密數控機床,是最為關鍵核心的。廊坊精密數控機床生産基地以μ級管控為原則,採用先進的數字化管理技術和精益生産理念,打造了全球一流的精密數控機床生産基地,為奠定北京精雕高端精密數控機床邁向全球一流水準提供了核心支撐”。在北京精雕集團體系內部,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已依次整合了北京、廊坊、西安、寧波、蘇州、東莞六大製造中心,整合設備數量超過1000台。
據悉,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運作後,典型非標精密零部件製造響應速度可提高100%,車間設備綜合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生産成本將降低約20%,車間産能將提升15%以上。
截至目前,平臺共對接需求5000余項,累計加工零件約36萬餘個。製造服務領域涵蓋汽車、航空航太、機器人、醫療器械、生命科學、模具工具、消費電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