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網點成黨員學習站 “陶然小哥”有了紅色家園
“陶然小哥”在蜂巢驛站小憩。 陶然亭街道供圖
走進陶然亭街道粉房琉璃街,狹長的衚同裏不時出現快遞小哥的身影。雖然這裡駐紮着多個快遞網點,快遞分揀量巨大,但一切都井然有序。“現在大家都叫我們‘陶然小哥’,我們更要維護好這個家園。”説起自己服務的這片地方,快遞小哥打心眼兒裏生出自豪感。
粉房琉璃街衚同120號是順豐陶然亭網點所在地,也是快遞小哥們2021年入駐的新家。此前,網點設在幾百米外的社區底商,因為場地有限,只能佔用公共區域分揀包裹,每當裝卸貨物的車輛駛入,網點附近的人行道就被橫七豎八停放的電動三輪車佔得滿滿當當,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2021年夏天,面對居民的大量投訴,陶然亭街道開始尋找解決辦法。經過多次協商溝通,街道利用“疏整促”閒置空間,協調中信公司出借閒置空地,提供給順豐使用。僅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場地平整、堆物清理,建成約1500平方米的快遞集中分揀站,面積比之前大了兩倍,徹底解決了企業的場地難題。
“陶然亭地區有8個快遞網點,共有300多名員工,如何將快遞小哥聚起來,增加他們的歸屬感?”2021年9月,隨着全新的網點啟用,街道有了一個新想法——成立陶然亭地區快遞行業臨時黨支部,並將黨建活動室開進快遞網點,為快遞小哥打造一片“學習角”。作為一名老黨員,順豐陶然亭片區負責人李洋十分贊同:“快遞小哥在忙碌之餘,也很想豐富自己的精神內涵,現在終於有了學習充電的地方。”
黨建活動室建在網點的西南角,40平方米的小屋內配有電視機、會議桌等設施,各類書籍擺滿書架。在街道的帶動下,活動室面向快遞從業人員開設紅色黨史教育、員工文明素養提升、行業服務規範準則等課程,並把每月的22日設為黨員活動日,邀請黨建方面的老師和快遞主管開設線上或線下課程。
一年多以來,這裡見證着“陶然小哥”的成長。不同快遞企業的員工相聚於此,分享各自遇到的困難,探討解決方案。快遞小哥們還經常交流時事新聞,關心國家發展。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大家一起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幕式,並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開展學習交流會。“在這裡學習黨史知識,感受黨的二十大精神,一直在進步。”快遞員劉闊説。
在黨建活動室周邊,快遞小哥親手設計的精神文明宣傳欄格外亮眼。身穿防護服成為志願者“大白”、在深夜為道路掃清積雪、春節前夕為社區老人送春聯……一張張照片,記錄着“陶然小哥”參與社區建設、用心服務社會的身影。而他們也感受着來自這片家園的關愛。2021年8月,陶然亭街道在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和10個社區服務站,掛牌建設“蜂巢驛站”,驛站內配備書刊、微波爐、急救包等設施,免費提供飲水、上網、充電等服務,讓小哥們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飲水、累可歇腳。
“自從黨建活動室成立以來,我參加了很多志願活動,還正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作為順豐陶然亭網點運營主管,王振峰發覺自己有了很大轉變,“以前覺得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就行,現在我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對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陶然小哥”不僅增添了紅色動能,業績也直線攀升。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順豐陶然亭網點業務總量顯著提升,營業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服務滿意率達到98%。2022年,陶然亭街道快遞集中分揀站還掛牌為“西城區黨員教育現場教學點”,將接待來自各行各業的黨組織,讓他們現場體驗快遞分揀,感受快遞行業的“紅色家園”。
手記
快遞小哥是辛苦的“小蜜蜂”,對於城市發展而言,他們的存在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捷度,但與此同時,他們日常生活節奏快、工作強度高,普遍缺少歸屬感、獲得感,是大家身邊“熟悉的陌生人”。陶然亭街道經過不斷摸索,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納入治理體系,指導快遞企業完善黨建工作,不斷激發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生活、參與基層治理的活力,通過一系列特色服務,增強了快遞小哥的職業認同感、城市歸屬感。“陶然小哥”這個黨建品牌,展現了城市基層治理的溫度和廣度。(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