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實驗室裏的“微黨課” 師生“數”讀二十大報告立遠志

日期:2022-10-21 10:2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一堂實驗室裏的“微黨課” 師生“數”讀二十大報告立遠志

  10月20日13時,趁着午休時間,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喬俊飛在水處理實驗室,給環境保護與自動化團隊上了一堂“微黨課”。一群平日總和數字打交道的師生,“數”讀報告,找準奮斗方向。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每次讀到二十大報告中關於環境保護的內容,喬俊飛會提高音量,提醒師生們關注。

  “報告裏有6處提到‘環境’的地方讓我印象深刻。我數了數,這6處提了10次‘水’!”喬俊飛的話,句句不離“數”,“咱們團隊開展的城市污水處理智慧優化運作控制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背後也有大量數據支撐。大家走出實驗室,到工廠去實踐時,要格外留意數據,四面八方都要關注到。比如收集好實時數據,還要兼顧實際應用成本,力求用最經濟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就是永遠要多想一步,多做一點,用追求十全十美的態度做科研。”博士一年級學生劉禹成有感而發,“實地去過很多工廠,了解最真實的情況後,我才體會到,污水處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業過程,很難通過一套演算法準確解析出貼合各種實際工作情況的最優方案。我們要多走多看,在反覆實驗中找到最優解。”

  “報告中提到,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博士三年級學生張嘉成在報告中找準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我想結合課題背景,設計相應的智慧優化控制策略,為豐富研究領域內容貢獻綿薄之力。”

  師生們對照着報紙,反覆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你一言、我一語,分享各自的“數”讀心得。

  “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報告中提到十年來國家發生的卓越變化,讓大家備受鼓舞。資訊學部教授韓紅桂分享了一組最新數據:環保自動化研究團隊研發的城市污水處理智慧優化控制技術已經應用在北京市、山東省、安徽省等地的40余座城市污水處理廠,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行業面臨的出水水質不穩定、處理成本過高等瓶頸問題,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他説:“我們要繼續深入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提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效率,為生態環境保護做更大貢獻。”(李祺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