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一年 12345涉及未禮讓行人派單量下降近半 文明駕車禮讓行人漸成行動自覺

日期:2022-09-13 07:4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一年,12345涉及未禮讓行人派單量下降近半 文明駕車禮讓行人漸成行動自覺

  斑馬線前,機動車主動停車,先讓行人通過;有條件的路口增設非機動車左轉信號燈、二次過街設施,行人過馬路輕鬆多了;許多路口早晚高峰除了“檸檬黃”,還有“志願藍”的身影……2021年8月,本市推出“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整治行動,一年來,在北京各大路口,文明禮讓逐漸成為市民行動自覺。

  統計數據顯示,“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一年來,全市各類交通參與者禮讓守序意識有效提升,路口未禮讓行人事故數量下降45.5%,12345涉及未禮讓行人派單月均同比下降44.6%,因未禮讓行人造成傷亡事故、亡人、傷人數量同比分別下降62.5%、85.7%、45%,路口交通違法現象大幅減少。路口秩序的改善,有力助推了新一輪首都文明城區創建,“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更是繼“排隊乘車”後,成為北京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改造優化路口便利慢行群體

  早高峰時段,門頭溝區交通流量最大的雙峪路口忙中有序,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行人安全通行。

  良好的交通秩序,得益於“慢行系統”的建立。2021年11月,門頭溝區公安分局交通支隊開展“交通文明示範路口”創建行動,規範主要路口標識標線、紅綠燈等設施,增設文明駕駛等標識。“我們縮減了原有導流帶的面積,在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分別增設直行車道、左轉車道、兩條非機動車道,還施劃了非機動車引導線和地面標識。”門頭溝區公安分局交通支隊副支隊長王德新介紹,非機動車左轉專用信號燈同步完善,加上信號燈配時的優化,確保在路口一次性左轉,順利通行。考慮到行人過街擔心時間緊張的情況,改造中特別增設3個安全島,為行人提供停留地。

  非機動車道過窄、信號燈配時不合理,一直是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專項行動啟動以來,交管部門狠抓路口設施改造,系統優化路口通行秩序。全市打造市區兩級文明交通示範路口410處,優化交通流線,“一口一策”增補“禮讓行人”地面標識801組、交通標誌307面、反光道釘5138個。43處路口設置非機動車一次左轉,71處路口設置機動車右轉必停,67處路口增設二次過街設施。

  各區積極行動,減少人車交織,保障行人過街安全。在大興區興華大街與金星西路路口,安全島上擺放有4把大遮陽傘。“每逢颳風下雨,行人和非機動車都會急着穿行、搶燈,我們希望通過設立遮陽傘,讓大家能有條件停一停等一等。這樣的遮陽傘設置在全區交通流量大的20多個路口。”大興區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科副科長王犇説。

  公交出租公務車示範引領

  早9時許,北京公交集團客三分公司十七車隊駕駛員崔志勇把車穩穩地停在一處斑馬線前,看到行人還在猶豫不敢先行,崔志勇趕緊伸手做出“請先走”的手勢,對方也點頭示意感謝,快速通過路口。待行人全部通過,崔志勇才開始右轉。

  距人行橫道30米減速、20米預備剎車、10米踏剎車……“321禮讓行人操作法”已銘記在公交集團所有駕駛員心中。“以前都是人讓車,這種觀念在轉變。我們每天上路跑,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崔志勇説。

  實地體驗、換位思考、線上授課……每月的11日和22日,公交集團會組織駕駛員在重點路口開展主題活動。出租行業也將文明禮讓納入日常檢查。與此同時,公務員、公務車率先垂范、帶頭踐行。市直機關工委號召全市黨員幹部遵守交通規則、駕車禮讓行人,就近就便認領路口,目前已有44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認領並值守47處重點路口。

  從7月底開始,工作日7時20分到8時30分,17時30分到18時30分,通州區文旅局的徐延和同事們都會來到新華東街與車站路的交叉路口參與服務。包括他在內的8名志願者和8名文明引導員、4名交警分工協作,手執引導旗,勸導不文明行為,維護道路交通環境。路口的變化被他們看在眼裏。“比起剛開始時,大家更遵守交通規則了,司機主動禮讓,非機動車闖紅燈的也越來越少。”徐延説。

  累計志願服務20萬小時

  早高峰時段,朝陽路與定福莊北街交匯路口的那抹“志願藍”格外顯眼。8名身着“毛景鸞志願服務工作室”藍色服裝的志願者正在進行文明引導,年過八旬、已有20年志願服務經歷的毛景鸞也在其中。“平時主要是轄區市民加入,假期我們動員周邊的學生們參與到志願服務活動中。把志願精神傳下去。”毛景鸞説。

  依託“志願北京”平臺,2021年8月以來,團市委發佈“禮讓斑馬線”項目773個,參與志願者達2.5萬人次,累計文明引導服務時長20萬小時,市民爭做“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的倡導者、實踐者、守護者、推動者。

  一條小小的斑馬線,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水準。而路口秩序的提升,離不開每一名交通參與者,更需要久久為功。“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行動已經列入北京冬奧文化遺産重要內容。北京還將保持常態長效管控力度不減,強執法、抓規範、促養成,並不斷夯實提升路口交通基礎設施水準,持續加強社會宣傳,努力使“禮讓行人”成為社會文明新時尚。(任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