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小而美”企業集體亮相 與服貿會同成長共進步 “專精特新”登上國際大舞臺

日期:2022-09-06 07: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中外“小而美”企業集體亮相 與服貿會同成長共進步 “專精特新”登上國際大舞臺

  行業頭部企業、跨國企業歷來是服貿會的重要參與者,而2022年服貿會,一批“小而美”的中小企業成了獨特風景。在2022年首次設立的專精特新企業展區,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交互技術、虛擬現實等領域的22家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組團亮相。與大企業同臺展示,秀出“專精特新”魅力的同時,它們也在服貿會國際化舞臺上獲得了更廣闊的産業合作機會。

  “小而美”秀出科創魅力

  握持物品、靈活旋轉,在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展廳內的專精特新企業展區,幾臺與人類手臂粗細相當的機械臂正在現場展示自己的技術“肌肉”。

  這幾臺纖細輕巧的機械臂,是全球最輕量倣人機械臂——包括控制器在內,單臺機械臂總重僅7.2千克。“在同行業裏,機械臂通常要重達20多千克,才能拿起5千克的物品,而我們的機械臂只有7.2千克。”睿爾曼智慧的展臺工程師魯志紅自信滿滿地説道。

  突破了減速器、電機、驅動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技術瓶頸後,睿爾曼打造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全球最輕量的倣人機械臂。目前,這些輕盈的機械臂已經在各領域落地應用。

  6秒鐘就能實時檢測出粉塵等顆粒物濃度——在全國各地的生産企業廠房裏,都會看到九州鵬躍研製的鐳射散射式快速測塵儀。公司僅有三十餘人,每年的産值卻達2000萬元。

  與九州鵬躍展位緊鄰的是光通信企業光潤通,儘管在普通人腦海裏名不見經傳,但光潤通卻早已憑藉光通信晶片等自研産品,成為向華為、中興、聯想等電子通信業巨頭供貨的行業知名企業。這個規模約300人的團隊,2021年營收已高達6.2億元。

  此次參展的22家北京專精特新企業,有不少已成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或行業前三。據了解,北京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高精尖”産業領域,超七成屬於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領域。

  大舞臺上尋覓新商機

  2021年服貿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頻致辭中提出,“繼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而2022年服貿會期間,專精特新展區就成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向海內外展示自我的“主舞臺”。

  登上這個舞臺後,不少未曾接觸過的産業新朋友和新機遇進入了專精特新企業們的視野。

  “原來還有專業的團隊可以做技術盡調,真是相見恨晚。”一位高新區負責招商的參展嘉賓在專精特新展區的八月瓜展臺參觀時感慨道。

  這位參展嘉賓表示,在招引一些高新技術類項目時,高新區在産業政策、産業方向,做財務盡調、法律盡調這些方面已有豐富經驗,但在判斷技術先進性和成熟度上往往會遇到困難。“很多技術方會説自己的技術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領先的,但是這個項目技術含量到底怎麼樣、是不是像對方説的這麼先進,我們搞不明白。”他在展臺發現,從事科技服務的北京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八月瓜,就能提供幫助他們解決痛點的“技術盡調”服務。

  “服貿會的展會等級高、規模大、參觀人數多,對於我們中小企業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九州鵬躍總經理張鳳英説,抓住服貿會的亮相機遇,公司此次推出了環保項目運維服務,從過去“賣設備”拓展到“賣服務”。

  借力服貿會提速發展

  為了讓精力、人員有限的專精特新企業更便利地參展,主辦方還為他們提供了“拎包入住”的參展服務。首都會展集團專精特新展區負責人介紹,此次服貿會,如果沒有特殊的展陳需求,參展的專精特新企業無需為展臺搭建花費過多的心思,只需要將所展示圖片、文字等內容發送給主辦方,就能直接坐等展廳完備、直接參展。“主辦方還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費用減免,給我們減輕了不少負擔。”張鳳英説。

  “借助服貿會這一國家級、國際化的會展平臺,專精特新企業將站在一個全新的平臺加快發展步伐,希望專精特新企業與服貿會同成長、共發展,展現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風采。”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説。

  除了中國本土的專精特新企業,此次服貿會的國際創新孵化展區還邀請了來自各科技領域的國際初創企業,匯集了來自美、英、德、韓、日等國家的20余個項目,涵蓋自動化、機器人、教育、娛樂、健康生活、智慧家居、人機交互、生物工程、先進製造業等領域,促進中外企業交流合作。(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