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哲學社會科學界學習落實市黨代會精神 為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當好“智囊團”

日期:2022-07-28 07: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首都哲學社會科學界學習落實市黨代會精神 為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當好“智囊團”

  連日來,本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學習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並將黨代會精神作為未來研究工作的指引。他們紛紛表示,要緊緊圍繞黨代會報告開展研究工作,繁榮首都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當好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的“智囊團”。

  圍繞市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今後五年目標,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表示,將進一步聚焦和突出首都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帶領研究團隊做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的“評估師”,京津冀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以及城市更新與社會治理的“研究員”,持續服務支撐首都功能、京津冀協同發展水準、首都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目標。

  市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包路芳説,要發揮社會學的應用研究優勢,進一步加強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托育等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調查研究。以市民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推動接訴即辦與主動治理有機結合,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首都社會建設和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

  京津冀三地均有較好的數字經濟産業基礎,數字經濟産業協同發展有着良好前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葉堂林表示,將持續探究數字經濟助推京津冀區域協同的進展與成效,找短板、挖潛力,用科研成果助力京津冀産業轉型升級,為北京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貢獻智慧。

  黨代會報告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明確了目標任務,市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力説,這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研究和理論創新任務。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將結合首都在國際交往中的使命擔當、功能職責,緊緊圍繞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探索提升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水準、實現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高品質發展的方法路徑,積極發揮智庫功能。

  當前,北京已經實現了“碳達峰”,並力爭率先實現“碳中和”。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長、研究員陸小成説,作為社科研究者,要通過科研成果加快推動首都低碳高品質發展,充分彰顯新時代大國首都的綠色低碳形象,推動率先構建碳中和型的大國首都,最終總結形成“雙碳”領域的“首都經驗”“北京模式”。

  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市社科規劃辦主任張淼表示,作為聯繫、服務本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市社科聯將緊緊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重大問題,組織引導專家學者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進行深入研究闡釋,為落實黨代會精神提供學理支撐,營造良好氛圍;對標對表黨代會明確的今後五年重點任務,加強選題引導對接,深入調查研究,着力推出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更好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劉蘇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